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13

2 月

写在 X4 7.50 发布之际

  • By IanGoo

动笔的时候,X4 7.50 更新已经进行了数轮 Beta 测试,有一定可能它会和第一个“Mini DLC”——Hyperion Package 一起发布。这是在令人失望的 Timelines DLC 之后的第一个大型更新。

在这个时间点上,Egosoft 的 B 站官号也发起了一个玩家意见征集。看了一眼评论区后,我不禁有些担忧了起来。

破圈是不是好事?

在云村,很多小众音乐下面会有这样的评论:“很想更多的人欣赏到,但又怕更多的人欣赏到。”

当这种事情发生在 X Universe 上的时候,我能够理解这样评论的人的内心活动,并且更加深刻。

掐指一算,我入坑 X Universe 已经快 20 年了。从彼时的 X3 Reunion 开始,一直到 X3 Terran ConflictAlbion Prelude、争议颇大的 X Rebirth,然后到今天的 X4 Foundations,虽然比起那些从 X Beyond the Frontier 就跳坑的上古老狗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也敢拍着胸脯说:“我是 X Universe 的老玩家”了。

但是,X Universe 历代的销量,也都比较惨。在国内市场更是如此。在游民众评上,X3 Reunion 的评价人数为 6 人、X3 Terran Conflict 为 6 人、X3 Albion Prelude 为 15 人、X Rebirth 为 15 人。评价结果清一色为“人数不足”。但是到了 X4 Foundations……

8880 人玩过、12189 人想玩、132 人评分。

恭喜,Egosoft 祖坟喷了黄石火山了。

X4 破圈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就是它本身的底子足够硬。X 系列历来的四字真言:

Fight Trade Build Think

足够囊括 X 的所有内容。太空沙盒的游戏机制让这款游戏足够耐玩。它本身的画面表现水准虽然达不到 Crytek 这样的一线水准,但是和同时代的其他游戏比起来也是不差的。这赋予了 X 一个足够优秀的底子。

但是 X 的门槛也是相当高的。因为它太强调自己的“沙盒”属性,导致游戏的引导性非常弱,而且 X 一直引以为傲的经济系统也过于复杂,不过,从 X3 Terran Conflict 开始,Egosoft 实际上就已经在开始着手改善这些问题了。比如添加非常醒目的任务指引。到了 X4 Foundations,其实游戏的游玩门槛已经降低了很多。现在要干什么都可以很清楚地在地图上看到,复杂的工厂产线和仓储周转也都有了非常直观的可视化界面,飞船也增加了命令队列,这让整个游戏的操作都变得更加简单。

当然,为了让这个相当佶屈聱牙的游戏能够被更多的中文玩家接受,当年国内唯一一个太空游戏论坛深度时空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搬运了大量的资料,有很多老玩家在其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分享有意思的 Mod 和脚本。作为 DTS 早期的一员和《X 百科全书》的中文版翻译者,我也与有荣焉。后来深度时空一众老炮成立的 DTS 汉化组干脆被 Egosoft 官方收编为正式的翻译团队,团队成员的名字也出现在了 X4 的 Credit 上,这是后话了。

这是 X 内部的变化。外部因素——说来就比较搞笑了。我觉得 Egosoft 得感谢一下 Todd。

2018 年 6 月的 E3 游戏展,Bethesda 公布了一个非常简短的游戏预告片,展示了一个太空中的空间站场景,以及颇有现代化感觉的 Logotype——Starfield。作为 Bethesda 手中继 The Elder ScrollsFalloutWolfenstein 和 DOOM 之后的又一个重要 IP。游戏原计划在 2022 年 11 月 11 日发售,但是众所周知的是,2020 年后爆发的生化危机让游戏不得不延期,并最终在 2023 年 9 月正式发布。就在 E3 上 Bethesda 画出大饼的半年后,Egosoft 正式发布了 X4 Foundations。这是争议颇大的 X Rebirth 之后 X Universe 再度回归使用数字代号的正传作品。当然,和 X Universe 历代作品一样,刚刚发布的时候稳定性惨不忍睹,游戏也相当不完善。作为 X Universe 的老玩家,我当然没有第一时间买 X4,但也看了发布直播。那段时间 X4 闹的乌龙属实不少,比如公开直播众目睽睽,游戏来一个崩溃。

之后就是 X4 的稳定更新期。等了一年,游戏更新到了 2.60 的时候,我趁着打折,买了 X4

而在这个期间,Bethesda 时不时地给 Starfield 刷一波存在感,终于到了 2023 年 9 月,Starfield——真神降临!

然后扑街扑得老惨了。很多冲着 Bethesda 的金字招牌慕名而来的玩家在被 Starfield 各种恶心之后,自然就想着找找有没有类似的替代品——太空题材、能自驾飞船、看起来像是个 Starfield 那样的 RPG。

好吧,除了 Star Citizen 似乎也就是 X4 了。由于 Star Citizen “星际大饼”的名声过于响亮,游戏的门槛也相当高,这变相将很多被 Starfield 恶心到而去寻找替代游戏的玩家挤到了 X4 这边。所以比较有趣的就是我在 Starfield 发布前后,B 站很多视频都在拿 X4 说“这才是 Starfield 该有的样子”。

于是,肉眼可见地,跳进 X 大坑的新人玩家变多了。其中甚至包括克苟这种海军军武类 Up 主——说实话看到他介绍 X4 Foundations 我是有点懵的。我能理解在海军迷眼中 X4 就是星海时代大舰巨炮浪漫主义的具象化,但是——打仗,真的不是 X4 的游玩重点。

而这恰恰是多数玩家被吸引来玩 X4 但却并没有真正入门 X4 的问题所在。

新玩家的误解

不少新玩家想象中的 X4 就是上面的样子——一个充满战火的宇宙,玩家自己驾驶飞船、或者指挥一支舰队来消灭敌人。

但是实际上恰恰相反。多数时候,X4 的宇宙是比较和平安宁的。就算是 Split 和 Teladi 在光头的挑唆下开片,通常情况下也并不会打到玩家头上,玩家甚至可以两头下注两头卖军火。至少在我的 X4 宇宙当中,需要注意的敌人也就是 XEN、KHK、FAF、散兵游勇状态的海盗,没了。还有一个 DUC 处于即将开打的边缘,但是他们要真的不知死的话我会提着舰队给他们一点工业大国的震撼。

事实上,在 X 宇宙当中,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飞船队伍最多的其实并不是战舰。只要不是在热点地区,多数时候玩家遇到的其实都是运输舰队。这才是 X 宇宙当中最重要的玩法——贸易与经济。

虽然 X Universe 的四字真言将 Fight 摆在第一个,但说真的,打仗在 X 历代当中都不是重点玩法。更要命的是 Egosoft 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其实吧,不管是自己上场突突,还是指挥舰队作战,X 都并不出彩——尤其是相较于专业突突的 Everspace 和专业指挥的 Homeworld

什么太空 COD 太空红警啊?

真正 X 的精髓,就藏在熙熙攘攘的运输船队当中——贸易与经济。

按照背景设定,CoP 是一个以经贸为纽带形成的联盟,整个 X 宇宙当中,最频繁的活动并非军事行动,而是贸易和生产。事实上,这才是 X 系列最为独特、最有魅力、也是最强大的竞争力所在、以及吸引我这样的 X Universe 老玩家的最大的魅力所在。

但是,X 的经济系统是相当复杂的。想要真正玩转 X 的经济系统,需要相当深入四字真言的最后一条——Think。一个高明的经济玩家需要考虑自己的工厂都生产那些东西、这些东西需要什么原料、原料是自己生产还是对外采购、成本如何、盈利如何等等,不夸张地说,这其中对思考的要求不亚于运营一家小公司。

相较之下,战斗的那部分就显得非常直白、容易理解了。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新玩家对 X4 的很多期待都集中在战斗部分。

除此之外,很多新玩家的建议也都受到了当代其他太空游戏的影像,很典型的就有 StarfieldStar Citizen 甚至还包括 No Man’s Sky。因此,很多玩家都在提要做网游、要做行星登陆、要做行星上的城市等等这些要求。但是作为老玩家,一眼就看得出来这些要求第一不切实际,第二背离 X 的初衷。

不过,随着这些讨论愈加热烈,我也开始有一些担心了。

Egosoft 会听吗?

创作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历来是比较难以调和的。因为双方的欣赏水平往往不在一个层次上。要不要为了迎合受众的欣赏水平而背离创作者的初衷,这是一个很难拿捏的尺度,尤其是这里还涉及到商业利益的层面。

毕竟时代在发展,新玩家顶替老玩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当老玩家和新玩家的意见发生冲突的时候,开发商听谁的?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开发商为了迎合新玩家而放弃老玩家的事情。很典型的便是 Bethesda 收购 Fallout 之后对这个经典 IP 做出的改编。黑岛时代的 Fallout 使用了巨量的文本构成的网状、多分支、对话式的叙事,而且故事的情节处理非常深刻。但是进入到 Fallout 3 之后,Bethesda 将游戏形式从传统的回合制 CRPG 换成了第一人称即时战斗,并且加入了“主线”的概念,但是相应的,庞大的网状叙事也有所缩水,对话的选项也变少了。这让玩家从“故事的编写者”变成了“预设剧情的体验者”。这招致了很多老派 Fallout 玩家的严重不满。但是另一方面,Bethesda 也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 Fallout 这个 IP——Fallout 的销量直接一飞冲天,从一个相对小众的 IP 直接变成了超极大 IP,甚至能和传奇的 DOOMWolfenstein 平起平坐的那种。

这就是我所担心的事情:Egosoft 会不会真的“听取玩家社区的意见”,然后把 X 做成另一个 Star Citizen

不过细想起来,我的担心或许有些多余——真要往这个方向做,Egosoft 似乎也没这个能力喂……

我专门在 Google Earth 里拜访了一下 Egosoft,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的维尔瑟伦,无比瑰丽壮阔的 X 宇宙就来自这座三层小楼。事实上,我最近一次查询 Egosoft 的员工数量还是在 2022 年,那时候他们仍然只有二十多个人。就这么一座小房子很显然也塞不下更多的人了。

而且,时至今日,这家公司的 CEO 仍然是它的创始人——Bernd Lehahn。从 1988 年到现在,从 X Beyond the Frontier 到 X4 Foundations,他一直在指挥着 Egosoft 和 X 系列的开发。可以说他是这个世界上对 X Universe 了解最深刻的人。他很清楚 X Universe 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与此同时,在玩家层面上也是。虽然 X4 的破圈让很多新玩家涌入,但是在互联网的一些安静的角落,X 的老玩家们仍然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之余,在深夜抽出属于自己的一点时间,神游于这个依然绮丽的宇宙之中。他们仍然是 X 的游玩主力。

有了这样的基础打底,我想至少在短期内,X Universe 的基调是轻易不会变化的。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判断。未来怎么样,谁知道呢。

毕竟卖船神教这说来,不也就来了么。

Tag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