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9 月
复活的情怀:阿尔卑斯之蓝
- By IanGoo
雷诺这个品牌,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从我们以往用户访谈的情况来看,Renault在国内的存在感实在是稀薄得让人觉得有些惋惜。很搞笑的是甚至有人以为科雷傲是别克的……而对车市了解较多的人除了科雷傲和卡缤,也并不太知道Renault还有什么产品。
在国内,Renault的产品线之单薄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它是欧洲顶尖、拥有从A-Seg到M-Seg完整产品线的巨头之一。
不过Renault在引进国内产品的时候,似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魂——运动。Renault引进中国市场的唯一一款C-Seg车型就是Megane,而且是Megane R.S。这可是在国内没有普通版本Megane的情况下引进的。
Renault并非一个只专注于买菜车和通勤车的企业。谁都记得2005年,将延续6年之久的红色帝国推翻的是谁。

R.S,这就是雷诺背后燃烧的血液——Renault Sport。和RS Team、Abarth一样,这伙人的精神状态有些不正常。比如人畜无害的通勤四轮大摩托Twizy到了R.S手上瞬间画风大变。还有更加人畜无害的大面包Espace,这伙人依葫芦画瓢用碳纤维重造车身,在里面强塞了一颗3.5L RS5发动机——就是1993赛季威廉姆斯FW15C上用的那颗F1发动机,史上最疯的大面包诞生了。

这就是Renault Sport。事实上,这个神经亢奋的小团体已经将R.S的Logo打得遍地都是,从微型车的Twingo,到旅行车的Megane Estate,都能见到R.S操刀的版本。甚至连纯之又纯的买菜车Sandero都有Sandero R.S。

赛车领域,从F1到FE,Renault Sport都极为活跃。今天的主角,和Renault Sport有着很深的渊源。事实上,可以说是R.S的前身。而这个曾经威名赫赫的品牌也在一系列概念车的造势之下即将复活。
Alpine。
这个商标貌似很容易搞混,日本有一家做车电的Alpine,还有著名的赛车装备制造商Alpinestars,以及BMW御用改装厂Alpina。
因为这个箭头A的商标,已经消失了20多年。而它的起源,更是早至1954年。起点依然是二战后的欧洲。
谦卑的起源
在二战之前,法国的汽车工业以排量巨大、奢华程度令人瞠目的顶级豪华车称雄欧洲,时至今日,那个年代的Bugatti、Delage、Delahaye、Talbot-Lago时至今日都让收藏家趋之若鹜。

二战结束之后,法国政府决定改变这一状况,通过强力的马力税制打压豪华车型的生产,时至今日,法国仍在实施马力税制。当然算法和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今天的英国实施的是统一车辆税制,德国的车辆税收主要来自燃油税,马力税只是个象征意义。
马力税制的后果就是在二战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法国制造的汽车排气量都小得令人发指,比如著名的2CV——CV就是法语”chevaux”的意思,也就是税收马力——排气量仅有375cc,到了80年代才勉为其难换上了602cc发动机。
今天我们很难评说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后果。的确,这让法国汽车工业永远失去了制造那些令人目眩神摇的艺术品的可能,但却也避免了法国汽车工业的彻底崩溃。今天,RR和Bentley早已易主,Maybach半死不活,Bugatti还活着却也是靠着Veyron赔本赚吆喝玩命砸钱终于打开了曾经的知名度,而Delage、Delahaye这样的厂商,早已化作一缕尘烟随风飘逝。顶级豪华车企的命运,大抵如此。
马力税制的影响下,当时很多车都直接以”Chevaux”的简写,CV,作为自己的型号。而除了知名度极高的Citroen 2CV,另一辆著名的车型便是Renault 4CV。
说来恶搞,这还是在德军占领法国期间,Renault的工程师在德国警察和自家创始人兼老板双重不乐意的情况下自己偷摸搞的项目,却在战后挽救了这家企业。
众所周知,法国在面对德军入侵的时候,表现很是不错,让德军整整花费了39天才占领法国全境(-_-……偏偏二战期间最大规模的集中营越狱事件还就发生在法国)。作为基础工业当中汽车制造业的代表企业,Renault自然也被德军接管,为德军生产军用车辆。而德军为Renault派来的大总管是Wihelm von Urach,前Daimler首席工程师。此君倒是颇喜欢法国。而此时,Renault的创始人Louis Renault仍然名义上在公司工作。
作为Renault的创始人,他仍然坚持认为在战争结束之后,Renault应该回归原先的”正轨”——生产制造中型车,廉价车并不应该出现在考虑范围之内。
于是4CV这样的项目变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工程师只能偷摸搞机。饶是如此,Louis Renault还是在一次闲逛当中看到了4CV的发动机模型。公司创始人和工程师团队大吵一架,也是搭着Louis因为战争缘故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双拳难敌四手,他勉为其难地同意了这个项目。工程团队将这个项目命名为Project 106E,并且对外宣称是为战前一辆小车Juvaquatre准备的新引擎研发工作,优先级放得很低,德军特派员·真·大BOSS Urach属于亲法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roject 106E方才没有流产。
战争终于结束。
后来的4CV采用的是后置后驱布局,莫非和Fiat 500一样,同Beetle有些渊源?如果说Fiat 500是模仿了Beetle的布局,4CV那就是得到了Beetle之父的真传了。
1945年,夏尔·戴高乐总统宣布将Renault收归国有,送走了Urach,而Louis Renault此时已经去世,Renault迎来了新老板——抵抗运动领袖Pierre Lefaucheux。而偏巧,11月法国政府邀请Ferdinand Porsche来法国,商谈将后来的大众工厂迁往法国的事宜——注意是”邀请”,此时法国政府那还真是挺客气的。12月15日,Ferdinand Porsche就来到了Renault工厂,建议4CV采用廉价、维护简便的风冷后置发动机+后驱布局,巧的是,Louis Renault在世的时候也曾经要求工程团队”学习”德国人的设计。
Pierre怒了:爷轮不到俩德国人来”指导”我们。于是他举报大众在二战期间采用过强制劳动力,Porsche父子都被关了起来。区别是Ferry Porsche交足了保护费,立即释放回到德国,Ferdinand不愿意,只给了一半,又被关了20个月。
这个,很可以,很资本主义。
举报归举报,设计照用不误。Pierre钦定4CV为Renault第一重要的项目。1946年,Renault在战后第一款,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款车——4CV诞生了。

这车刚刚发布的时候,如同VW Type 1一样,立即得到了一个诨号——一坨黄油。除了这车的造型实在是太像(浴室地板上的)肥皂,另一个原因就是在油漆上。Renault使用的油漆堪称无本万利,都是从隆美尔的非洲军团那里缴获的军用车油漆,而众所周知,在非洲沙漠作战,保护色就是黄色,于是初期4CV的颜色齐刷刷都是黄色。
我用黑油漆,因为黑油漆干得最快——Henry Ford
(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手动斜眼)——Pierre Lefaucheux
当然,4CV很快也便推出了其他颜色,4CV真正的优势是在生产过程中开始使用现代主机厂采用的自动化流水线,产能和以往的人工流水线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产能的提升带来的就是单车成本的下降,这也就拉低了车价。于是Renault 4CV以极为迅猛的态势打开了小型家用车的市场,只有700多cc的发动机极为便宜,而且保养维护非常简单,Renault 4CV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一款产销量突破100万辆的车型,除了法国,他还在英国、奥地利、比利时、爱尔兰、日本、西班牙和南非生产,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从法国打出去的全球车型。甚至在老对手德国那边,4CV在1950年的销量也达到了1760辆,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是这却是德国那一年进口车辆数量的23%,在德国进口车当中销量仅次于神级开挂小车Fiat 500。
说起发动机后置,这就让人想起了另一款著名的车型,也就是甲壳虫的正统后裔——

911毒性很强的转向手感正来自与那独特的后置布局,相对较轻的前轴载荷让车头很轻松就能切入弯道,但是随后带来的便是屁股沿着惯性轨迹向弯道外边甩引起的转向过度。
多少驾驶中毒者就是好这口。在战后后置布局遍地走的欧洲,广大群众不必非得买Porsche才能享受911水平的操控,而4CV独特的设计更让这种特性放大了——方向盘总转向角度为800°,往一边打到头一圈多一点。
顺便提醒一下,现在一般的民用车方向盘角度为900°, 虽然看似只少了100°,但是别忘了,那个年代还没有可变转向比这种黑科技,加上后置布局,4CV的转向手感是比较简单粗暴直接的。对于操控狂来说这是天下至美味,然而对于一般司机来说……
这是什么鬼!一下雨转个弯就打滑!I’m angry!
这可真是吾之蜜糖彼之砒霜,对于一般司机来说,转向过度+后驱≈Spin。Renault迅速作出了修正,将4CV的方向盘转向角度稍作增加,这样可以提高转向比,让车子的动态反应不那么灵敏——也就是不那么神经质。至于”稍作增加”是加到了多少呢。
1620°。
从原来向一个方向打一圈多到头,到现在得打两!圈!加!九!十!度!,总计圈数4.5圈。讲真,这帮人是不是真的不懂什么叫”点到即止”、”适当”、”properly”之类的词?转向比直接变成了原来的两倍。
当然,这个要改装起来并不难,4CV除了是一款称职、超值的小型家用车,也是一款乐趣颇多的小车。
有这个认知的,就包括位于Dippie一家汽车经销商兼修车厂的馆主,Jean Redele。
说明一下上面的Redele的所有的”e”应该都是”é”,只是敲法语字母实在是头大,简化一下适应我的标准QWERTY键盘,自己脑补一下。
他开创了Alpine时代。
鸡血之源
Alpine,欧洲最高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法国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东南部。Alpine汽车的起源地却是位于法国西北部的海岸城市Dieppe,抬眼就能看到对岸的北大西洋腐国。
Jean Redele的父亲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他在完成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的学业之后,追随老豆的脚步,踏上了卖车修车这条路。事实上他也确实干得不错,他是当时法国最年轻的Renault经销商。
年轻人脑子活也不安分,他一眼便看中了4CV的运动潜质,于是用了一台4CV去参加Dieppe-Rouen拉力赛,今天走A级公路距离60多公里,不到一个小时。4CV没让Redele失望,他首次参赛便拿了个冠军。
于是他信心大振,带着4CV去挑战顶级拉力赛赛事——蒙特卡洛拉力赛。在强手如云的舞台上,Redele铩羽而归。一段时间怀疑人生之后,Redele找到了新的舞台——法国阿尔卑斯山拉力赛。在崎岖多弯的山路赛道上,4CV终于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大获成功。
伴随着这款小小的小车,Redele也积累了相当的改装经验,他将原厂的3速手动变速箱换成了当时还相当先进的5速手动变速箱,为了轻量化,他还将一些4CV的车身换成了特制的铝制车身。
为了纪念在阿尔卑斯山拉力赛的辉煌成果,1955年Redele将自己的工厂改名为Alpine。不过这也招致了一些麻烦。
海峡对岸的英国,Sunbeam-Talbot开发了一款小跑车,名字就叫Alpine,而显然在50年代汽车之家并不存在,Redele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了人家的车名,命名官司一直缠绕着Alpine,不过也没缠多久——1967年,Sunbeam倒闭清算,自然也就没人来追这事了。巧合的是,就在这一年,Alpine Electronics在东京成立,这两家倒是一直相安无事各用各的,结果今天多数人只知道日本Alpine电子而不知法国Alpine汽车。
在阿尔卑斯山区打出声望之后,一些人开始向Redele买改装好的车,在这样的信心刺激之下,Redele准备搞一些大新闻——基于4CV,全新制造一款新车!
他找来了当时玻璃纤维车身的先驱Chappe兄弟,为自己的汽车制造车身,而车身造型则委托给意大利设计师Giovanni Michelotti设计。

这位也是宗师级人物,他曾经设计过Ferrari 250MM、375MM、Maserati 3500GT Spyder、Triumph GT6、Alfa Romeo Giulietta等等一系列风华绝代的经典车型,涉足Ferrari、Maserati、Alfa Romeo、Lancia、BMW、Triumph,除了擅长的跑车,他也曾经伙同海对岸的Leyland设计卡车。在他的作品集当中,又多了一系列车型——Alpine。看看这辆车,哪还能想到”一坨黄油”之类的字眼。

第一款车型,A106。这个”106″,指的是4CV 1060,4CV有多个型号,包括1060、1062和1063。Redele采用的是4CV 1060,但是绝对不是1060的底盘,Redele将发动机、传动和悬架装到了自己设计的中央脊骨式底盘上。
中央脊骨式底盘和一般的大梁底盘都属于非承载式车身设计,但是相较于一般的大梁底盘,中央脊骨式底盘采用一根极为粗壮、坚固的”脊骨”钢管将整个传动轴包裹在其中,而大梁底盘则将传动轴暴露在外,脊骨式底盘的可靠性显然比大梁底盘高,并且,由于中央脊骨式底盘的所有扭转应力都集中在细细的一根”脊骨”上,两边并没有产生形变(废话,两边没东西),应力也就不会传到车身上,车身的寿命要高于大梁底盘,并且在道路不平的时候,脊骨式底盘的抓地表现要优于大梁底盘——敲黑板——这正好在拉力赛赛场有用武之地。
车身自然追求高度轻量化。还记得上头说到的Chappe兄弟吗?他们的公司叫Chappe et Gessalin。
在50年代,他们利用刚刚发明才十年多的新材料——玻纤增强塑料,也就是俗称的玻璃钢制造高强度、超轻量化的车身,他们的客户当中就有Jean Redele的Alpine。在此前的战争时期,玻璃钢一般用于制造军用装备,比如飞机车身,CG将玻璃钢民用化,也开创了复合材料车身的先河。今天的这些碳纤维怪物,面对这家早在1974年就消失的公司也得喊一声祖宗。玻纤增强塑料上身之后,A106的整备质量只有540kg。
非常适合拉力赛的底盘设计加上高度轻量化的车身,Alpine A106在1956年的千英里拉力赛当中一举夺魁。随之而来的是商业上的成功。
4CV的时代终究是要过去的。1956年,4CV的后继车型Dauphine投产,Alpine也立即跟进,在Dauphine基础上开发出了新车型Alpine A108,在1957年巴黎车展发布。

依旧是能让人擦口水的造型设计,同样是出自Giovanni Michelotti的手笔,除了标准的Coupe版本,还有2+2座椅布局的GT4,以及敞篷的A108 Cabriolet。
A108在Alpine的历史上是有很深远意义的一辆车,尽管它的知名度和Alpine最声名远扬的A110还差的很远,它却是Alpine从小众改装厂迈向主流汽车制造商的重要一步。它也是Alpine第一次在海外投产,Alpine与巴西的Willys达成协议,Willys以Interlagos这个名字在巴西生产A108。事实上上图的蓝色A108就是巴西的Willys Interlagos。
随着A108的生产和比赛中取得的辉煌成果,Renault和Alpine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Alpine所有的汽车都可以在Renault经销商处销售、保养。而竞赛方面,Renault将所有的比赛预算都交给了Alpine。
好,深呼吸。迎接明星中的明星,让Alpine真正名扬四海的一代传奇——A110。

一如既往,Alpine使用了相当数量的雷诺零部件来制造这款车,包括发动机。而此时雷诺的产品也已经再次更新。A110借来的零件来自Dauphine的继承者Renault 8。而车身结构依然使用了中央脊骨式底盘+玻璃纤维车身。在拉力赛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让A110成为了强有力的竞争者。1971年,蒙特卡洛拉力赛,A110以承包领奖台的方式赢得比赛。1973年,曾经的FIA IMC拉力赛更名,那就是World Rally Championship——WRC。

作为国际拉力赛顶级赛事和IMC的后续,WRC可谓是高手如云。Fiat、Ford、Lancia、Saab、VW、Peugeot等等都在其中,然而Alpine却丝毫不客气: 13场拉力赛拿下6场,分别是这一年的蒙特卡洛拉力赛、葡萄牙拉力赛、摩洛哥拉力赛、希腊拉力赛、圣雷默拉力赛、环法拉力赛,而蒙特卡洛拉力赛更是重现了两年前的辉煌——再次承包领奖台。
赛季结束之后,Alpine总积分达到了147分,Fiat位列第二,只有87分。Alpine,正是WRC开赛的第一个年度厂商总冠军。
很多厂商开始怀疑人生,但是也有厂商卧薪尝胆,比如Lancia。
就在第二年,Lancia拿出了钢管车身搭配Ferrari发动机的屠龙宝刀——Stratos。Lancia将所有的复仇怒火都凝聚在这辆车上,它从研发一开始就是以征服拉力赛场为目标。
Stratos功成身就,Lancia也在WRC最初的几年岁月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了最成功的厂商,直到Group B的魔盒被打开——即便是在Group B时期Audi和Peugeot厮杀的时候,Lancia竟然能靠一辆后驱车虎口夺食。而进入Group A之后,Lancia再度统治,直到亚洲厂商逐渐占据上风。
Alpine的颓势除了一款车不可避免会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外,也和数千公里之外一场改变了汽车发展方向的事件有关——1973年赎罪日战争。
为了报复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当中的阿拉伯国家在沙特阿拉伯的领导下减产石油,直到10月对美国和欧洲一些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完全禁运石油。
可以随意上大排量发动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汽车工业也因此遭到重挫,就算是GM这样的巨头也会大喘气,对于Alpine这样的小作坊来说,这就是灭顶之灾了。
1974年,Alpine的产量从72年的1421辆下滑到957辆,而这时候为了替代日益老旧的A110需要研发新的后续车型也让公司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最终,Alpine资金链断裂了。
就在小作坊的员工几乎要卷铺盖回家的时候,Alpine人民的大救星——Renault出现了。Renault决定全资收购Alpine。
记住这一年吧,1974年,Alpine成为了Renault的一部分。和Abarth大抵相似的命运,Alpine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从Alpine到R.S
Renault收购Alpine的原因并不难理解,他们看中了Alpine丰富的竞赛经验。不论是厂商车队的组建、运营,还是赛车的研发,Alpine的经验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在70年代中期,Renault面对赛场,已经蠢蠢欲动了。
除了经营许久的拉力赛,Alpine还广泛涉足耐力赛和开轮赛事,以A110为基础的M63/64/65就是征战勒芒的耐力赛原型车,随后又有特地研发的新原型车A210、A220,A360、A364则是三级方程式赛车,A367则是二级方程式赛车。在被雷诺收购以后,这群人也一直在研发新赛车,如Oreca勒芒原型车,其实便是以Alpine的设计为基础的。

相比仍然活跃的赛车部门,Alpine的民用车部门却一下子黯然了。被Renault收购以后,Alpine只有A310、GTA两个型号,最后一型号A610与GTA之间的差别微乎其微,一般也都和GTA一起被提起。

这一时期的Alpine,已经不再使用轻小的发动机驱动更加轻巧的车身,而是安上了V6,安上了涡轮,中央脊骨式底盘自然也早已被抛弃,他们都属于GT车型。但是有一点却被坚持了下来——后置后驱布局。
Alpine所有的灵魂,都倾注到了一个新的团体之中。1976年,Renault Sport成立。
就在第二年,Renault进军铺装路面赛车领域的金字塔尖——一级方程式。而Renault在F1的地位,F1老车迷都应该知道。
就在加入F1不久,Renault将涡轮增压技术引进F1,并且在进入赛场没多久便开始挑战顶级豪门——从第一场F1便参赛的Ferrari。1979年法国大奖赛Rene Arnoux和Gilles Villeneuve的对决,今天看来都让人头皮发麻。

今天的赛场上已经很难看到两名顶级车手为了一个名词进行如此火爆而直接的肉搏了。
虽然Renault将F1带入了涡轮时代,却并没有在涡轮时代作为厂商车队拿下一个WCC,1985年,Renault以厂商车队退出F1,但是一直在向赛场提供发动机。
2000年,Renault收购了Benetton,重返F1赛场。这支曾经培养过M.Schumacher的车队在十年之后终结了M.Schumacher的风暴。
WRC倒是一直在跑,不过最佳成绩也就是1987年总积分第三,JWRC倒是在2003年拿下过第一。随着电动时代的到来,Renault也成为FE的活跃成员。
Alpine无疑为Renault的赛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这也导致了世人只知Renault,而不知Alpine的事实。在惨淡经营二十余年之后,1994年,Alpine品牌正式关张。而Dieppe的工厂则划归Renault Sport Technologies所有。
在Hothatch的黎明时分,除了德国的GTI,法国也有GTI——Peugeot 205 GTI。它被认为是最得Hothatch心法的一辆小车。毕竟是赛车运动的发源地,汽车的运动性能都搞不好,面对当年39天占领全境的老对手,头都抬不起来。
Dieppe工厂划归R.S之后的第二年,Renault发布了一款新车。
1995年,Renault Megane投产。
从Renault 4CV,到Dauphine、6、14、11、19,历经50年风雨,Renault在小型家用车领域修炼成了今天的Megane。
只是在1995年到2002年,Megane Mk I并没有推出高性能型号,Dieppe工厂迎来这个4CV一脉相承的后裔得再等十年。2004年,Renault Megane GT和R.S回归故里,在Dieppe工厂投产。
此时,Team RS和R GmbH正是剑拔弩张的时候,面对着241PS的Golf R32和215PS的Focus RS Mk I,Megane RS出手便是225PS,底盘调校堪称神奇,挥舞着扭力梁打天下。
几年以后,R GmbH将动力推进到了250PS,而杀红了眼的Team RS将英国人的疯狂发挥到了极致——300PS以上。而法国这边,到了Megane R26,动力仅增加至230PS,更多的心思花在了车身高度轻量化上面。可以说,在Team RS和R GmbH隔着英吉利海峡狂飙马力竞赛的时候,Renault Sport在追求马力之余,却将相当多的功夫花在了慢慢调底盘上。而这也成为了钢炮如今的共识——光有狂躁的动力并不够,尽管追求动力是钢炮的初衷。因为R.S型号的赛道成绩开始让竞争对手感到胆寒了。
2008年,Megane R26.R来到了著名的绿色地狱——Nurburgring Nordschleife,前驱车刷纽北的大戏拉开了序幕。R26.R第一跑便跑出了8.16的成绩。
Porsche在一年之后看到Sport Auto杂志刊登的Cayman S和Boxster S的成绩时精神有些恍惚: 蛤?双门跑车跑不过一台前驱买菜车?这不科学!
不科学的事情还在继续。2014年,一众高性能车正在吃瓜打屁的时候,Megane RS说: “我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跑了个纽北,惭愧惭愧,成绩才7分54.34秒。”

刚刚还车声鼎沸,瞬间鸦雀无声。Cayman S和Boxster S找了个后门,溜了。Porsche 991俩眼珠子瞪得都快掉地下了:”我爹也才跑了个7分54秒啊!”
GT-R和M4开始擦额头上不断冒出的冷机油。Ferrari 430、Porsche 996开始咳嗽做垂老状,反应最大的是Seat Leon Cupra,油底壳都掉地下了:”我好不容易刷出了7分58秒可以嘲笑一下那些超级跑车,就这么屁股都还没坐热乎,就……没了?”
Civic Type-R一脸不屑: “比我还慢四秒别说话。”
Megane RS更加不屑:”你们这帮英国佬作弊,没量产的别说话。”
Type-R回击:”我那规格和量产车一样!”
Megane RS则更加不屑×2:”要不要看看别的赛道的结果?”
Type-R:”今天天气挺不错的哇哈哈哈……”
一直插不上嘴的Leon Cupra:”我找我舅舅去!”
Leon跑回家找家大人:”我被欺负了……”VAG:”GTI,去收拾一下。”
两年后,GTI CS拍了拍正吵得不可开交的R.S和Type-R,扬了扬手上7.47.19的成绩:”标准的量产车,视频确认,我才是老大,你们,一边休息。”
R.S: “劳资要复仇!”
Type-R: “你等着我儿子FC的……”
RS Team看着眼热。转头问Focus RS Mk III:”要不你也去试试?”Focus一边漂一边一脸傲岸:”我不和这帮前驱车一般见识,找我爹去。”(一边偷偷把8.06的成绩单给撕得粉碎),Mk II RS前爪正在刨地,一听要去跑圈,立即弓腰驼背咳嗽流涕做成老头的样子,偷偷把泛黄的8.26的成绩单丢坑里埋了,然后看了看旁边一边跑一边用屁股撞雪糕筒的ST:”你也有250马力了吧,试试?”ST一脚刹停:”不!去!打死都不去!!!”
这场战争仍在继续,大可以搬板凳嗑瓜子看热闹。而更一颗赛艇的是,Megane RS携”纽北最速前驱车”的名号,来到了中国。虽然销售的并非7分54秒的275 Trophy R而是265,但是这台MT Only的赛道怪物依然吸引了不少高性能爱好者的目光。
至于Alpine,几乎已经被历史遗忘了。
直到2012年,时间临近Alpine那辆最负盛名的A110发布50周年的时候,Alpine的名字,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复兴
2012年,为了纪念传奇的A110 50岁生日,Renault以Alpine的名义,发布了一辆概念车,A110-50。

Alpine的名字,再次被世人所想起,而这时,在这辆车前面高悬的除了Alpine一行字母,还有一个巨大的菱形标。
这辆车的底盘来自Megane RS Trophy,钢管车身,中置发动机后驱布局,发动机来自RS Trophy的3.5 V6发动机——也就是Nissan VQ35DE,功率上调至350PS。而更让人赞叹的是它的造型设计。
此时掌舵Renault设计的已经是(校友)罗伟基。
在他之前,Renault的设计独树一帜,却显得颇有些剑走偏锋,Anthony Lo作为Renault外饰设计VP之后,Renault的造型设计在保留了自己一贯的特色之余,开始符合大众审美的要求。
今天Renault的设计语言,在A110-50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圆润、饱满的曲面塑造出充满肌肉感的造型,站姿也开始从各种怪异的倾斜不稳定向着稳定中有跃动感的方向走。
A110的一些元素也在A110-50当中有所体现,尤其是为拉力赛配备的额外的两颗头灯,在A110-50概念车上变成了特立独行的一对圆环状行车灯,与之匹配的在前机盖上作出的两个隆起的特征也打破了一般汽车前盖前端的处理手法,颇有新意。
自此之后,Alpine这个名字便重出江湖。
R.S能做的,是在钢炮界和英德两国竞争对手对峙,然而,在R.S的武器库当中,并没有一样能够和真正的运动车厂商,如Porsche、Lotus对抗的兵刃。Renault便想到了消失二十年的Alpine。
只是斯人已逝多年,从地下刨出来的时候,基本已经没几个人认识了。怎么办?
大加宣传。让Porsche之流再度回想起73年面对A110时的恐惧!
2015年,恰逢Alpine 60周年,Renault再度向A110致敬,推出Alpine Celebration概念车。
这辆概念车的造型更加接近A110的设计,依然保留了多出的一对圆形头灯,而在之后的一系列概念车当中,这几乎成了Alpine的标识。这辆Celebration概念车已经比较接近Production-Ready。另一边,一个开脑洞的好机会也来了。
山内一典在这一年广发英雄帖,召集全球之名厂商为老牌赛车游戏GT5设计概念车,这就是Vision Gran Turismo计划。在VGT计划里,诞生了很多非常狂野的概念车。当然,不少概念车并未真的进入游戏的内容当中。
借着这个平台,不少厂商都秀了一把自己的设计语言,推广了一把自己的新车。BMW就将刚刚推出没多久的M2端出来,爆改了一台作为VGT。Mercedes则将自己的设计语言做到了极致,做出了一台颇有Cyberpunk风味的概念车。
Renault则没有推广自己的Renault Sport,而是借着这个好机会,推广了一把Alpine。Anthony率领Renault设计团队,敲出了一记重拳。

这辆概念车虽然不同于以往的Alpine赛车,面向的是拉力赛赛场,但是Alpine的一些设计元素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甚至加以放大。尤其是俯视图的蓝色一条贯穿整车,这正呼应了A110引擎盖上的突出的那两道棱线。
在Vision GT当中,我最喜欢的大概就是这台概念车了。它不像BMW VGT那样陷于现实的窠臼,也不像SRT和Mazda那样相对普通,只是设计了一款比较帅气的新时代赛车融合进了一些新的设计手法,亦不像Chevrolet那样打着Chaparral的旗号,却和当年的怪兽没有多少关系。这台Alpine Vision GT融合了很多当年Alpine的元素,结合了今天Renault的设计语言,用一种很现代的手法来表现,这大概是回味过往的理想方式了。
Alpine,这个从赛场走来的品牌,历经60年,它所取得的成就在赛车和汽车的历史上,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
其实随着Celebration Concept的发布,Renault量产Alpine的心思便已经昭然若揭了。2016年,在Celebration Concept的基础上,Alpine Vision Concept发布。这完全就是一辆Production-Ready的概念车。
之后的2017年日内瓦车展,量产版本的A110终于走到了聚光灯下。

随后,又推出了性能增强的A110S、RallyCross版本的A110 SportsX Concept等等。只是,Jean老爷子并没有看到这一天。Alpine之名在他百年以后才又开始大放异彩。
2007年8月10日, Jean Redele在巴黎家中去世。他一手缔造了Alpine,又将Alpine融入Renault Sport的精神内核,却目睹了自己创造的品牌的消失,更令人惋惜的是,他没能等到Alpine复活的那一天——就差5年。
雷诺的小车,从4CV一直到Clio、Twingo、Megane,与Alpine的精神薪火如同DNA的双螺旋一样互相缠绕,即便在Alpine之名消失之后,依然在绿色地狱爆发出灿烂的光华,甚至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虽然不再叫当年的名字,运动的精神却在R.S这两个字母之下燃烧。
这个曾经伟大的名字,如今已经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