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8 月
蒙特雷汽车周周记
- By IanGoo
啥是“蒙特雷汽车周”?
蒙特雷汽车周(Monterey Car Week),听说过的人不多。圆石滩车展(Pebble Beach Concours d’Elegance),听说过的人很多。
事实上,圆石滩车展就是蒙特雷汽车周的一部分。蒙特雷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地方,每年8月,在蒙特雷周边会有一系列汽车相关的活动,包括:
- 圆石滩车展 Pebble Beach Concours d’Elegance
- 劳力士-蒙特雷赛车节 蒙特雷赛车周的闭幕活动,在著名的Laguna-Seca赛道举办的老爷车赛事
- 蒙特雷拍卖会
- Jet Center派对 在Jet Center举办,被认为是蒙特雷汽车周的“非正式开幕式”
- Autobahn传奇 最初由美国BMW车友会组织,今天已经成为专门展示各类、各年德国汽车的专业展会——不过2014年,保时捷不再展出,因为有了这个——
- Porsche Werks Reunion 从Autobahn传奇分离出去的、专门展出保时捷的展会。
- The Quail 一场“展车大赛”,除了车子本身应当足够稀有、足够吸引眼球,车主也需要尽可能将这辆车打理到“展车”的最高标准,除了所有零件都应当是原厂备件,更应当从里到外一尘不染,这才能够通过评委挑剔的眼光,获得最高的“Best of the Best”大奖。
2019年蒙特雷汽车周持续时间为8月9日-18日。下面就是各大厂商在蒙特雷汽车周期间搞得一些值得设计师关注的事情。
Contents
阿斯顿·马丁的“定制车库”服务
阿斯顿·马丁旗下有一个个性化定制部门——类似的定制部门还有BMW Individual、Bentley Mulliner等,但是阿斯顿·马丁的个性化定制部门名字非常简单——Q。这个名字来自于和Aston有着颇深渊源的《007》系列电影,为James Bond捣鼓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的那个老头(最近的换成了一个年轻Nerd),就叫Q。
在蒙特雷汽车周期间,Q部门就发布了一个特别服务——Automotive Galleries and Lairs。
作为一名睾贵的阿斯顿马丁车主,你一定想,车子辣么美,却停在一个平淡无奇的车库里,那多没劲。这时候,就可以找到Q部门,购买这个服务。
Q部门会指定建筑师,为你定制一个车库。类似这样的:
上面的设计来自一家名叫Obermoser的建筑事务所,是为这个服务项目做的Demo。
Aston Martin的CEO Marek Reichman表示:
想象一个围绕你的爱车建造的梦幻车库,所有的环境都是为了凸显汽车这个艺术品。现在只要通过我们的服务,就可以让这一切成为现实。对于汽车爱好者来说,车库和房子的其他地方一样重要,这样的梦幻车库可以带有各种娱乐设施,如赛车模拟器,这将会把车主的体验带到更高的层次。
我表示:
没钱,滚(ノ`Д)ノ
Inspiration:汽车与环境
Aston Martin的这项服务显然是为真正的壕们量身定制的。但是其背后的思路却可以联想到这样一款概念车:

(这设计师当得不容易,设计了一辆汽车还得设计一栋房子)。
如何让这辆汽车与这所房子营造出来的环境能够完美融合,我想Renault的设计师一定是下了不小功夫的。
首先是配色与材质。
除了漆面颜色和房屋结构色调的一致性,在内饰的的运用上,都采用了格子纹路的座椅+蓝色软枕的搭配。

我们一直在提“内饰的家居化风格”,Renault Symbioz将汽车的内饰与家居真正地融为一体。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Aston Martin的定制车库,大致是让家居与汽车的外饰能够保持一致的风格。这显然是另一种思路。由于汽车的外饰有更为丰富的曲面和光影关系,因此可以看到Obermoser事务所的几个设计都是以光影为切入点,制造更能凸显迷幻的曲面风格的光照环境,来让停放于车库当中的Aston Martin更加吸引人。
对于VW这样的“普通”车型,厂商显然无法像做概念车或者像Aston的车主那样一掷千金专门为自己的车打造一个车库,但是,汽车与环境的关系依然是一个需要考虑的话题。
销售公司在给某个车型“包装”的时候,往往会将特定车型与特定场景联系起来。消费者的心目当中也有类似的联系——如商务场合(酒店门口、机场接机处),出现一辆迈腾就是合适的,而出现一辆GTI就比较奇怪;夜店门口则正好相反。

又来了个刷车的
这是由Lamborghini与美国涂鸦艺术家Skyler Grey合作的特别版车型,只此一辆。

(我来看看有没有和我一样搜Skyler Grey结果一直跳转到Skylar Grey的倒霉蛋)
Skylar Grey是个唱歌的大妈,这个骚年才是Lamborghini这次找上的Skyler Grey本尊:

Skyler Grey是不折不扣的00后,今年(2019年)也才16岁,但是他的作品已经全球巡展。在有如此资格的艺术家当中,他应该是最年轻的一位。他现在居住于洛杉矶,主要从事街头艺术——涂鸦。而他走上涂鸦道路,也颇有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意思。在他两岁时母亲去世,于是他接受心理治疗,治疗当中包含一些绘画方面的手法,却引起了他的兴趣,在父亲的引导下,他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成为了颇有名气的街头涂鸦艺术家。
这次,Skyler Grey收到Lamborghini的邀请创作特别版Aventador S的涂装,涂装的主题也非常明白——公牛。这也是Lamborghini的品牌图腾。
在这辆Aventador S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拘一格的颜料喷溅、流淌的效果,从打开的“Lamborghini罐头”里奔跑出来的公牛也是线条朴拙,和在Photoshop里用路径精确控制出来的图像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如果说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那些拉花是商业宣传的话,这样的车身涂装算得上是真正地有艺术风格。
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风格能够被大众所接受,或许更多地是因为Skyler Grey本人——资本×艺术的交集更多地关注的不是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而是艺术家的名气带来的资本效应。这也是为什么Banksy会嘲弄一般在自己的作品画框里加一个碎纸机,在这个作品拍出百万英镑的天价时亲手按下遥控器开关,将它变成一堆废纸。
作为无名氏的设计师,能做的仅仅是批量生产一些不出格又无新意的“特别涂装”,啥时候能撒一回野呢?
做一做不对外展出的方案也好啊。
BMW:来啦老弟?
说起Art × Car,Lamborghini并不是第一个。BMW在这方面起步早得多,合作的艺术家名气也大得多。这就是BMW Art Car。BMW Art Car起源于1975年,法国车手Herve Poulain在出征勒芒24小时耐力赛前,找到了雕塑家Alexander Calder,让他为自己的3.0CSL设计了一款车身涂装,此后,BMW Art Car就成了宝马的常设文化项目。
与Skyler Grey这样刚刚蹿红的街头艺术家相比,和BMW Art Car合作的艺术家大多已功成名就。如安迪·沃霍尔、亚历山大·卡德尔、加山又造和最近一辆Art Car的作者曹斐。
关于BMW Art Car的全部信息,可以参考BMW Group的官方网站上的内容:
BMW Art Car有趣之处就在于,这个项目不仅仅是找一些比较著名的艺术家来画一个车身涂装(像Lamborghini这次搞的事情一样)这么简单,在BMW Art Car当中,汽车是一个艺术媒介,如果是一个车身涂装的话,汽车就相当于绘画当中的纸,而在众多BMW Art Car当中,汽车不仅仅是纸。如2007年的Art Car,由Olafur Eliasson基于H2R创造。
H2R,不是川崎的那辆怪物摩托,而是这辆车:

这货的造型设计基本可以归为宝马黑历史,但是其意义却颇为重大——这是BMW第一次尝试氢能源。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和本田的FCX、丰田Mirai不同的是,这东西的动力依然是一台内燃机——氢内燃机。
但是不管怎么说,毕竟比烧汽油或者柴油看起来环保一些。于是,2007年的Art Car项目,BMW与Eliasson合作,创造了这样的一个场景:

Eliasson将一辆H2R原型车的车壳卸掉,然后在外边盖上了一层用冰做成的极为复杂的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冰壳会逐渐融化。Eliasson想要展示的就是全球变暖的视觉效果。
在Eliasson之后,2009年的Art Car项目是联合Robin Rhode制作的。

嗯……这个Z4……和市面上卖的……好像没什么区别啊……
这是因为这次Art Car项目,汽车并不是像多数Art Car那样是作为画纸来使用的,这次Z4扮演的角色是画笔。艺术作品是地面上的车轮印痕。
Rhode将油画颜料涂在轮胎上,让Z4在空白场地里肆意驰骋,最终形成了这一巨幅油画《An Expression of Joy》。
2017年的Art Car项目联合的是中国导演曹斐。她对汽车艺术的解读是光影。通过一辆纯黑色的M6 Coupe在其上使用数字投影展现复杂的光影画面。作品名为“Tilt Brush”。

在这部作品中,投射在车身上的图像更能够和观者产生复杂的互动。如果把这样的思路用在内饰上……
好像我们已经动手了……
以上只是三个比较独特的Art Car项目,若想了解全部Art Car项目,可以前往前面的BMW Art Car项目官方网站。
昔日怪兽
在今年的圆石滩车展上,Bugatti发布了一款限量版本车型——Centodieci。官图就泄露了它的内涵——致敬曾经的速度之王Bugatti EB110。

我们今天知道Bugatti是大众集团旗下的厂商,但是它也是是一家命运多舛的厂商——当然,在法国顶级豪华车领域它已经算命很好的了,更多的法国顶级豪华车厂商,如Delahaye、Delage、Talbot-Lago,别说中国人,法国人自己知道的都不多。
Bugatti的创始人叫Ettore Bugatti,出生于意大利米兰。Bugatti家族是手工艺世家,Ettore Bugatti的父亲、祖父都是当地颇有名望的手工匠人。Ettore Bugatti在1909年前往了位于阿尔萨斯的莫尔塞姆,当时整个阿尔萨斯都在德意志帝国的控制之下——还记得中学语文课本上都德创作的《最后一课》不?背景就是普法战争结束时阿尔萨斯地区被法国割让给普鲁士王国,而普法战争又是勃兰登堡-普鲁士邦国统一德意志全境的最后大事件,普法战争结束,德意志帝国统一(1871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阿尔萨斯才重新划归法国。
为什么这车叫“Centodieci”?这是意大利语“110”的意思。1909年Bugatti成立,今年正好是公司成立第110年。而它致敬的对象又是EB“110”,用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至于EB110这个名字,EB代表的是公司创始人Ettore Bugatti,110则是纪念Ettore Bugatti诞辰110周年。EB110发布于1991年,而Ettore Bugatti出生于1881年。
今天Bugatti总部依然在莫尔塞姆。但是此Bugatti已非彼Bugatti。Ettore Bugatti成立的就是一个工厂,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司”,但是这座工厂出产的产品在当时就冠绝欧洲。民用车有Type 41 Royale可以和劳斯莱斯刚正面,赛车领域还能从Grand Prix(今天F1的前身)到勒芒24小时耐力赛和Targa Florio(就是后来被保时捷垄断的赛事,以至于让保时捷很骄傲地出了一款车叫911 Targa)各种冠军拿到手软。这家小作坊地水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劳斯莱斯+法拉利+奥迪+保时捷在各自所擅长的领域的成就总和,完全是“六边形战士”既视感。
但是在1939年,Ettore Bugatti的儿子——同时也是他的左膀右臂Jean Bugatti在测试Type 57的时候意外身亡,这也成了Bugatti早期发展史的转折点。而随后的欧洲全面战争也让莫尔塞姆工厂被夷为平地,战后又再度重建,但是不久1947年Ettore Bugatti去世,Bugatti工厂立即一落千丈,最终在1952年完全停止运营。
1987年,意大利商人Romano Artioli收购了Bugatti商标,成立了Bugatti Automobili S.p.A.,Bugatti重建工作开始,新的总部选在法拉利的老家——意大利摩德纳。厂房开始兴建,新车型的设计也立即开始。上图三辆布加迪车型的背景就是Bugatti Automobili S.p.A.在摩德纳的旧厂房。新车型,就是EB110。在1990年代初,EB110和捷豹XJ220堪称棋逢对手,在量产车极速纪录上难分难解。1991年,EB110以338km/h的速度加冕全球最快量产车,第二年,捷豹XJ220就以338.8km/h回敬之,第三年,EB110S一举跑到了351km/h。不过此时堪称怪物的麦克拉伦F1已经问世,并且在1998年打破了EB110S的纪录。
这里还有个趣闻:1994年,当时还在贝纳通车队、刚刚拿下F1车手总冠军的迈克尔·舒马赫就买了一辆EB110,但是没开多久就被他撞废了。撞废了之后他也没把残骸浪费掉,卖给了Ferrari车队的维修服务供应商(两年后他就转去当时号称“红色拖拉机”的法拉利了……Hmm……)。
EB110和XJ220的命运大抵相似:1990年代中期,全球经济衰退,这些顶级跑车卖不出去,1995年,成立刚刚8年的Bugatti Automobili停业。
1998年,在费迪南德·皮耶希的推动下,大众收购了Bugatti商标。——注意不管是前面的意大利商人,还是现在的大众集团,收购的都只是商标使用权。随着Ettore Bugatti和莫尔塞姆老工厂的离去,Bugatti的技术传承已经断了好几茬了。大众还收购了原先Ettore Bugatti的私人庄园——Saint Jean庄园作为公司办公总部,大众还想收购原本属于Bugatti的那个旧工厂,但是那所工厂的新主人——飞机零部件厂商Snecma拒绝出售,大众就在Saint Jean庄园南边直接新盖一所工厂,这就是今天的布加迪椭圆工厂。新的布加迪的全名叫Bugatti Automobiles SAS。
所以关于“布加迪究竟是那个地方的品牌”这个问题,真的很乱——
- 它的创始人是意大利人
- 创始地点在公司成立时属于德国
- 但是在二战结束后又被划到了法国
- 倒闭了之后来了个意大利人在意大利重建这个品牌,失败了
- 又来了一个德国汽车巨无霸,在现在已经属于法国的创始之地重新建立公司总部和工厂
- 但是新的产品(Veyron、Chiron)从里到外,基本上都是德国技术,尤其是那个神仙动力总成,正是出自大众
说回到EB110和Centodieci,应该说其中的“致敬”元素很直白了。

两者几乎如出一辙的Silhouette和侧面特征线条,再加上B柱位置和EB110 Supersport一毛一样的5孔设计进气口,很容易理解。
前脸方面的致敬元素主要是两个,第一是格栅。小尺寸的标志性马蹄状格栅加上两边的宽阔的横条格栅,两者极为相似;第二是前翼子板上的切口,但是具体的处理手法不太一样。EB110是一个很明显的下限,而Centodieci则是更复杂的造型。


尾部也是两个元素:后窗两边的格栅,以及尾部的一连串小孔状的气孔。只不过在Centodieci上,小孔变成了灯光,这也是一个创新了。
Centodieci——它是一辆布加迪,所以自然是一个数据怪物:
- 功率:1600马力
- 加速性能:
- 0-100km/h:2.4秒
- 0-200km/h:6.1秒(次顶配福克斯这个时间才跑到100)
- 0-300km/h:13.1秒(1.6L高尔夫此时才刚过100)
- 极速380km/h(比Chiron弱一些,但是这依然是电子限速,取消限速后可以更快)
- 产量:限量生产10辆(已被抢购一空)
- 价格:800万欧元

Misc
红色S
讴歌新推了一辆概念车——Type S Concept。

众所周知讴歌是本田旗下豪华品牌,而本田有一个高性能分支叫Type R。讴歌在1997到2001年间也使用Type R搞了一些高性能车型(Integra Type R,基本上就是思域的高贵版本的运动版本),而在讴歌Integra停产之后,讴歌启用了Type S作为高性能产品的商标。
Type S很短命,只在2001到2003年间使用,随后又是A-Spec这个高性能商标,同样也很短命,2004-2006年使用,然后又没了,完全不像东家的Type R那样绵延不绝(而且培养了一大批脑残粉忠实粉丝)。
毕竟作为“豪华品牌”,没有个运动品牌实在是说不过去何况还是标榜运动的本田。于是在今年的圆石滩车展,讴歌放出了名为Type S的概念车。
根据计划,这将是下一代TLX的造型。以目前这种已经非常Production-Ready的状态来看,这种说法99%靠谱。
目前Acura的造型语言已经基本确定,就是来自2016年北美国际车展上发布的Precision概念车的那一套“Alluring Modern Edge”语言,特征包括:
- 前脸的钻石状五边形格栅
- “碎玻璃”风格的LED大灯(官方说法:Jewelry Eye)
- 锋锐切割的车身棱线
- 刻意拉长的前盖和Dash-to-axle营造的“豪华+运动”比例
至于量产之后的TLX能够保留多少概念车上的元素,这就得等着看Acura什么时候发布新车了。当然国内的TLX照例是TLX-L,即加长版的TLX。
Aston Martin的“V”体系
还是Aston Martin……
Aston Martin早在今年的3月份就推出了一系列大动作,其中又以Vanquish概念车最为引人注目。

很明显,Aston Martin的新设计语言是从更早一些的赛道机器Valkyrie当中导出的。而在圆石滩车展上,Aston Martin发布了新一代车型——Valhalla。

可以看出,Aston Martin的战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不再以前置GT作为拳头产品,Vanquish和Valhalla,再加上早先发布的Valkyrie都是中置车型,其次,设计语言全面Valkyrie化,最后,所有的产品都坚持以“V”开头(有趣,Aston命名部默默翻起了牛津英语词典)——更有趣的是Valkyrie和Valhalla这两个名字都来自北欧神话,前者是女武神,后者是北欧众神之主奥丁(Odin)的英灵殿。漫威某电影提到过一些这些北欧神话体系当中的概念(当然第一不完整第二不准确)。
Valhalla立项时的代号时“Valkyrie之子”,原因是其中大量技术来自于旗舰车型Valkyrie,量产之后,Valhalla将取代现在的Vanquish,成为定位最高的公路车型(Valkyrie是一辆赛道车,不能合法上路)。
说回到Aston Martin的新设计语言,可以看出除了因为总布置变化带来的姿态的变化,便是从上到下的黑-车神色-黑的三层配色,另外就是侧面大起大落的空气动力学套件设计。而原来标志性的Aston大嘴,也巧妙地化进了前盖与分离器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