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8 月
不真实赛车
- By IanGoo
长期以来,我的手机里一直都装着一个游戏——Real Racing 3。不过,一个新游戏的到来打破了它的垄断。
一直以来,我玩赛车类游戏的主力都是在PC上,Assetto Corsa能让我专注于刷圈速,PCARS的生涯模式有些意思,能够体验到房车、GT、原型车和方程式赛车的多种乐趣,F1 2018代入感很强。
但是真要统计一下我游玩时间最长的赛车游戏,可能上面这些都排不上号。这个桂冠,属于Real Racing 3。
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虽然坐在电脑前的时间不短,但是要玩Assetto Corsa、PCARS之类的游戏,我得端出方向盘,并不是那么简单。而Real Racing 3,装在手机上,随手掏出来就能玩一把。
日积月累,Real Racing 3的游玩时间很长也就可以理解了。我现在Real Racing 3的总游戏时间达到了40天之多。我敢打赌哪怕是我玩的时间最长的Assetto Corsa,都只能到RR3的一个零头。
不过,现在我的手机上除了RR3,还有一个重量级的赛车游戏大作——GRID Autosport。刚刚登陆iOS之后,我决定下手买了。
这两个偏写实向的赛车游戏放在一起对比,还是相当有意思的。
有些历史的RR3
RR3我也算是刚刚发布就开始玩了。
在RR3之前,我玩过RR2,在RR2之前,我玩的是当年移动平台赛车游戏大IP:Asphalt。
Asphalt来自移动平台的顶级开发商Gameloft,历史也颇为悠久。我第一个接触的Asphalt还是当年在Windows Mobile平台上的Asphalt 4。
后来,有了Asphalt 6、7、8,越玩越氪,这也是Gameloft后来的发展尿性。
Asphalt属于Arcade Racing流派的爽快驾驶流赛车游戏,过弯?减速?不存在的,点一脚刹车然后轰油门漂过去!前面有跳台嘿!起飞!
这样的赛车游戏自然是各种不讲究,而且比较快餐。玩通关之后很难有继续玩下去的冲动。包括后来的NFS No Limits,也是玩了几场比赛,删了;NFS Hot Pursuit也是玩通关后就删了……
于是遇到了EA,遇到了FireMonkey,遇到了Real Racing。
Real Racing 2时至今日都是我心目中的顶级大作,超越RR3的存在,不过有个问题:
我玩RR2还是在Android上(Moto Atrix 4G),而且人在香港,是在Play上买的,现在已经切换成了iPhone,加上RR2早已下架,想要重温RR2已经不可能了。
而看到RR3推出,而且是以免费游玩的形式上架Playstore,试玩之后感觉还是非常不错,于是一直玩到现在。而且RR3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通过登录微博实现从Android到iOS跨平台同步存档,事实上我今天玩的存档正是8年前我在Android上开始玩时的那个存档。
嗯……现在猛然一想,Real Racing 3已经运营了将近十年了。那时候的极品飞车还是Most Wanted。
而Real Racing 3玩到今天,我对RR3的理解是:这是一个非常适合蹲在马桶上掏出手机刷一把的游戏。因此,它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手机游戏。

真实性
它叫“Real” Racing,因此,不像极品飞车和Asphalt,可以随随便便漂着过弯。而且和另一个注重“真实性”的赛车游戏:Gameloft的GT Racing相比,Real Racing 3更能反应玩家的真实水准。GT Racing与其说是赛车游戏,不如说是赛车氪金升级游戏,它的游戏性做得非常糟糕,如果你用低于门槛的赛车参赛,无论开得再好,都基本没有可能获胜。而如果用高于门槛的赛车参赛,那就会看到哪怕开局就撞墙,对手也会在前面放水让你超过去。在RR3当中基本没有这种情况,玩家的水平是可以左右结果的,而不像GT Racing那样完全看赛车性能的脸色。
丰富性
目前,RR3拥有150多辆赛车、23条赛道,拥有场地赛、淘汰赛、直线加速赛等多种竞赛模式,另有在线多人赛事和我等迷恋单人刷圈的Weekly Time Trial模式。
比赛节奏
这也是RR3做得最好的一点。一局比赛时间从30秒到30分钟不等。可以排队的时候顺手来一局,也可以正襟危坐来一局正经的比赛。
画面表现
这个不用说太多,中规中矩,在手机的小屏幕上表现还可以,但绝对轮不到第一梯队。而且我的iPhone 7S Plus的机能比较惨淡,也谈不上顶级画面。
手感
手感,只能说很适合手机操作。
它的手感不能算真正的“真实”,但是又不像NFS No Limits和Asphalt那样完全脱离物理实际。
手机的操作限制决定了一款手机赛车游戏不太可能像PC Sim Racing那样做到高度还原现实。在这方面,RR3做得非常不错,能够做到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同时,不会因为手机上的龟毛操作把人劝退。
黑马
说到“真实”,立马就想到了另一个游戏,最近刚刚推出iOS版。
它的历史比RR3悠久得多,但是登录移动端的历史却也比RR3短很多。

和RR3采用免费游玩+内购的模式不同,GRID Autosport的做法和RR2一样——买断制收费。
目前在App Store上,GRID Autosport售价68元。包含所有DLC。
GRID Autosport号称是“主机品质的赛车体验”,到也并不是没有这样的资本。GRID Autosport是一个跨平台游戏,除了iOS,在Android、PS、XBOX、Windows、Mac上都有发售(Mac和移动版的开发商都不是Codemasters,而是Ferals),想来是一个类似于Project CARS那样的狠角色——不过PCARS可没有移动版本。
我对GRID并不算陌生,我玩过Race Driver GRID和GRID2,也试过GRID Autosport,但是感觉PC版本的GRID Autosport和PCARS太过相似,而物理又不是太习惯。
GRID的历史也很悠久,可以追溯到1997年的TOCA房车赛。整个TOCA系列的发展史,可以划分成TOCA房车赛系列、Race Driver系列和GRID系列,目前GRID Autosport是最新作,下一部作品很让人郁闷地叫“GRID”(我终于遇到了一个和DICE一样不会数数的作坊了),19年9月将登陆G胖妙妙屋。
GRID背后的开发商是Codemasters,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有赛车游戏开发经验的厂商,它的旗下除了面向场地赛的GRID,还有面向拉力赛的DiRT,以及花重金请回来的独占超级大IP——F1。
不过,这几个游戏,都不能算很标准的Sim Racing,属于介于Sim Racing和Arcade Racing之间的一个流派——Simcade(关于赛车游戏的分类可以参考《书房赛场》)。大致属于键盘也能玩,手柄就能玩得溜的那种,不像Assetto Corsa没有方向盘哪怕用手柄玩起来都比滚钉板还难受。
GRID也属于这一流派。
但是由于移动平台游戏设备的特殊性,GRID这样的操作方式搬到上面,却摇身一变变成了超级硬核的“拟真赛车游戏”。Assetto Corsa、rF的老脸都没地方搁了……
但是说真的,如果真的按照“Sim Racing”的要求来看待手机平台上的游戏的话,确实是太勉为其难了。于是,GRID的“体验”,以我的体验,更多的是搬运了主机平台的游戏感,而不是真的模拟向的驾驶手感。
从这款游戏的体验来说,GRID Autosport的表现无疑是非常优异的。但是,若是和RR3对比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这两者虽说都是比较严肃(跑赛道)的移动平台赛车竞速游戏,但是这两者却并非直接竞品。
这个结论听起来就很有趣了。为什么呢?
对比
RR3 | GRID Autosport | |
---|---|---|
画面 | 细节不足但是很鲜明 | 精细,但是小屏幕看着累 |
操作模式 | 大幅简化,有很强的辅助选项 | 较为专业 |
购买 | 免费+内购 | 买断制 |
单人模式 | N多(好几万)场相对比较重复的比赛的堆砌 | 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职业生涯模式,可以驾驶各类赛车 |
多人模式 | 多人即时在线比赛、TSM、每周最速圈挑战 | 基本……没有 |
先说画面,这是RR3的画面:

这是GRID Autosport的画面:

同一辆赛车(Koenigsegg Agera R)、同一条赛道(Barthurst),都是游戏过程中的截图,设备是iPhone 7+。可以明显看出,Grid的画面确实超出RR3很多,赛道建模更加细致、赛道旁边的围观吃瓜群众,以及天空当中的细节、车身的反射、赛道表面的材质等等都超出RR3。
但是这样的画面不知为何,就是觉得看着很累。更为浓重的阴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不知为何,Grid 3的锯齿极为严重。上面两张图放大一下就能看得出来Grid真的是满屏幕锯齿,而RR3的锯齿现象就轻微很多。再加上更为流畅的响应速度,RR3反而玩起来比GRID观感要轻松。
不过,当放到iPad上的时候,情况又不一样了。屏幕加大之后,视觉疲劳感顿减,这时候GRID强悍的画面表现力就真的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再说操作。
其实GRID,和Codemasters其他很多竞速游戏一样,在物理上并不标榜“真实”,论真实性,SMS、Studio 397和Kunos能把Codemasters吊起来锤。但是很显然,前面这些Simulator大佬们对手机平台提不起任何兴趣,而Codemasters就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去赚这份钱。
而且,Codemasters在GRID Autosport的移动版上保留了较多的“主机手感”,不仅辅助调得比较低,而且车辆的手感也很重。
于是一帮被RR3惯的快不会开车的一碰GRID就瞬间被撞得鼻青脸肿。
游戏模式也非常明显,RR3就是一堆比赛的堆砌,它其实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Career Evolution”的概念。当然,Special Events也算是有一些“职业生涯”的体验,不过毕竟还是和真正的职业生涯没法比。
而GRID则连贯得多。从Touring Car到Endurance Racing到方程式到Street到Tuner,赛事也很成系列、系统。
这样的设计也延续到了在线比赛上。RR3最早的时候并没有在线比赛,后来加上了TSM,再后来又加上了真正的实时在线比赛。而GRID就很耿直了——基本没有,以自己玩着爽为主。
上面的这一切,再结合两者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GRID走的依然是主机/PC上的那一套——买完了?交完钱了?行,爽去吧,好好玩。而RR3,和其他很多“正宗的手机游戏”一样,都在通过双币模式(一种很好赚的钱+一种很难赚,以氪金为主要获得方式的钱)、等待模式(车子会损耗、维修需要时间)等等,设置了0门槛(免费游戏),一方面玩命增加游戏对用户的黏性(游戏难度不太高,流程也不长,很碎片化),另一方面又在游戏里设置障碍诱导用户氪金(车子会损耗,需要升级,升级要花金币,修车要等待等等)。
所以,从商业模式上来说,RR3,以及类似的手机平台竞速游戏如NFS No Limits,Asphalt,GT Racing都是非常标准、非常正宗的手机游戏,而GRID则仍然带有很大一部分主机平台一锤子买卖的遗风。
现在有一种舆论风向,就是对要么氪要么硬肝的这种“正宗手机游戏”口诛笔伐,而对GRID这种买断制大加赞扬。
但是为什么仅仅是游戏平台的更换,就会让游戏的商业模式发生如此明显的变化?这个不科学啊?
换位思考一下,就会找到原因。
“轻”游戏
手机,长期以来只是一个通讯工具,打电话发短信才是它的使命。至于它乱入到游戏领域的时间并不长。
那么,你现在一定有一台智能手机,不妨想一想,手机对于你来说,是什么样的游戏平台(如果你是个比较标准的游戏玩家的话)。
这年头谁的手机里都会塞这么一两个游戏,闲的没事的时候打发打发时间。但是,随着《王者荣耀》、《PUBG》、《和平精英》等比较大型、流行程度比较高有有一定竞技性的游戏出现在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作为一个游戏平台的地位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乃至于出现了所谓的“电竞手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玩家们在进行“认真”的游戏的时候,不一定要打开高性能PC或者游戏机,打开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也可以。然而,多数情况下,玩家在手机上游玩的时候,依然是以“轻游戏”为主的。
所以“轻游戏”设计的时候,最大化利用玩家的碎片化时间、减轻操作负荷、更换整个游戏运营的商业模式等等,都是因为这个目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GRID和RR3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
RR3,没什么疑问属于“轻游戏”之列,对应的玩家也是属于那种蹲厕所的时候掏出手机玩两把的“轻玩家”,而GRID则属于较完整保留了主机体验的重型游戏。
所以一切都取决于一个问题的答案——
对于你来说,移动端(手机/平板电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游戏平台?
如果你的主力游戏平台并不在移动设备上,那么显然,强度更低、更休闲的RR3就非常合适。我就属于这种情况——我并不需要在一款手机赛车游戏里追求“真实感”,手机赛车游戏受制于游戏设备,其实在拟真性方面是非常非常弱鸡的,要追求真实的话,我会选择打开PC,插上Logitech G29,打开Assetto Corsa。
而如果你并没有在PC/游戏主机上玩游戏的习惯,却又想在移动平台上以比较认真的态度去玩竞速游戏,那么GRID Autosport就是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