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10 月
士官长,你还好吗?
- By IanGoo
终于在HALO MCC发布一年多之后,我趁着打折入了这个微软和343 Industries的诚心大礼包。又过了一年多,趁着我换了鼠标、算是能好好玩一玩HALO MCC的时候,我决定是时候写一写这部为HALO老粉送上的情书了。
Contents
十余年前
那时候,我还在北京的学生宿舍,面前是一台堪称性能巨兽的三星R700,手边是刚刚从罗技售后白嫖来的G500激光鼠标。
装备不错,只用来玩CODMW有些浪费了。试试科幻题材的吧。Homeworld虽好,但是RTS毕竟太过于上帝视角,以第一人称进入宇宙战争想必是有意思的。
我想起了之前在旧电脑上用了挺长一段时间的壁纸,这张壁纸我现在是找不着了,内容是一个非常庄严巍峨,同时又颇具科幻感的一个大厅,以及角上的一个Logo,上书四个字母——HALO。
上网一搜,知道了这是一个史诗级的IP——光环。当时,HALO3已经推出,但是HALO3是XBOX 360独占,我显然不可能买一台游戏主机,于是只能玩当时唯二有PC版本的——HALO CE和HALO 2。老规矩,先学习版,觉得不错再入手。
后来当然是入手了。
这也为今天我入手HALO MCC埋下了伏笔。或许未来还会有HALO 5和HALO Infinite——前提是HALO 5能正常解禁PC版。
只玩HALO CE和HALO 2的话,我还不会对HALO这个系列产生今天这么多的感触——这两部还都是非常令人出戏的台湾国语配音,总让人联想起对岸那些废物王师,另外还有让人恶心上天的GFWL加持,让我整个HALO 2直接就玩的是学习版。
后来慢慢接触了一些HALO的小说、影视,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HALO Legend系列动画短片,它的深刻程度让我意识到HALO并不是一个浅薄的打外星人和僵尸的故事,它的背后还有更深刻的思考。尤其是HALO Legend的第一、二集Origin,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士官长和Cortana在航向黎明号的残骸中漂流的那段时间。通过Cortana的自言自语,我们得以知道HALO的世界观是什么——当然,这是Bungie的设定,先驱、衣钵、试炼这些玄学当时还没有。
但是毕竟,我没有XBOX,HALO 3、Reach以及后来由343 Industries接手的HALO 4,只能看着。尽管这十几年我都没有玩过HALO,但是我却一直都在关注着HALO,顺便了解了一下343接手后的新设定,顺便吐槽了一下这种“神上摞神”的无聊设定。而且一度我真的想因为HALO入一个XBOX——另一个理由是Forza。
所以当2019年听说HALO MCC的时候,我可算是乐坏了。等了一个好价格,直接入手。当然,等的时间有些长——一年多,HALO 4那时候都上线了。还用说什么呢?直接空降致远星!
时间线
HALO MCC集合了6款HALO游戏——
- HALO Reach
- HALO CE Anniversary Edition
- HALO 2 Anniversary Edition
- HALO 3
- HALO 3 ODST
- HALO 4
基本上就是,我玩过的HALO CE和HALO 2可以重温,而且附带画面加强Buff,而我没有玩过的——那当然得尝一尝啊。我没有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去玩这几部作品,而是按照故事剧情串了一遍,顺序就是上面的这个顺序,从HALO Reach开始。
致远星
HALO Reach是HALO CE的前传故事——人类开展星际殖民之后,一些殖民地天高皇帝远,开始搞叛乱。丰饶星也在其中。但是,丰饶星平叛战争期间,人类遭遇了外星文明——星盟。旷日持久的人类-星盟战争开始了。到致远星战役时,双方的战争已经持续了27年。
玩家扮演的是Noble 6,一个刚刚入队的斯巴达三期,档案里满是黑历史(字面意义上的“黑”,大多被抹掉了)。在这里第一关Noble小队就发现了他们要面对的不是叛军,而是星盟。
HALO Reach是一部题材比较特殊的作品。它和安排了剧情杀的CODMW还不太一样——它发布的时候HALO系列作品(剧透)已经满天飞了,关于致远星战役的结局,都不用二刷,是个HALO粉丝都一清二楚——惨败。
但是这么个老粉都知道的故事,Bungie还是倾尽全力,讲出了一个第一人称视角下的宏阔战争,在离开微软前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本质上,致远星战役是一边倒的——星盟以压倒性的优势将致远星的UNSC存在全部抹除,但是在Noble小队的破袭下,星盟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CSO级超级航空母舰漫漫长夜号被击沉。而UNSC这边则更为惨烈——7亿人死亡、超过100艘飞船被毁,挽狂澜于既倒的Noble小队只能说让这个数字略微变小了一点点,并没有从战略层面上扭转战局。而Noble小队全员只有一个幸存者——Noble 3 A266。包括玩家扮演的Noble 6在内的其他全部成员KIA——不对,是MIA。
在游玩过程中,我也愈加熟悉。那个在先行者地穴当中一闪的蓝色发光背影——Cortana让我回忆起了之前的剧情,而到倒数第二关时,我听到了熟悉的呼号——Keyes舰长和他的Pillar of Autumn。

滞留在Reach的Noble 6不可避免地将迎来死亡的结局。最后一关是非常常见的生存局。如果有兴趣的话大可以玩玩,着急通关大可以丢雷自杀了事。当然,我是本着对Noble 6的尊重尽力玩到了最后。
我不太清楚Bungie的策划设计整个故事线时的具体考量,但是我想有一种可能的推测,就是在制作了HALO正传1-3部之后,他们也厌倦了主角光环这种东西。在正传当中,士官长出生入死,却奇迹般地安然无恙。以至于在设定当中,就有这么一句话:
John-117拥有其他很多斯巴达都没有的东西——运气。
于是在设计Reach的剧情的时候,永远不死的主角不存在了,Noble 6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星盟敌人最终战死——当然在档案当中,和其他所有的斯巴达一样,他也被标记为“失踪”(MIA)。

这也给了玩家一种不一样的视角——从1-3,玩家扮演的都是主角光环附体的救世主,但是Noble 6,则代表了绝大多数斯巴达的命运——他们以超级战士的身份,被赋予了远远超过一般士兵的超强能力和沉重的责任,他们是战场的绝对精锐,也面对着最可怕的对手,以至于他们最后的命运大多是战死沙场。
在HALO Reach的最后,致远星最终从战火中慢慢恢复,植被重新覆盖曾经战火燃烧的大地,Noble 6破损的头盔一直在原地,仿佛他一直在看着这一切。
一支UNSC军队重新回到了致远星,一个穿着绿色盔甲的二期斯巴达拾起了Noble 6的头盔。他们是04特区战役与致远星战役的幸存者,这位二期斯巴达就是士官长。就在刚刚,他们发起了人类-星盟战争终章的初次反击——不屈之祭司空间站和超过500艘星盟飞船被摧毁。但是致远星还需要30多年才会再次有居民入住。

在Bungie的另一部非正传作品HALO 3 ODST当中,视角同样不是开了主角光环的士官长,而是一名ODST士兵。或许Bungie是想从不同的视角来展示战争的全貌。毕竟相比于战力超群、经验丰富的士官长,那些没有主角光环的视角更能展示战争的残酷。
04特区
离开致远星的Pillar of Autumn通过Keyes舰长精湛的指挥技巧,躲开了星盟的纠缠,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环状人造物体。
看到这样的开场动画,我就坐不住了——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虽然之后的游戏流程我几乎能背下来,但是我还是一头扎进了04特区。
之后的故事,当然就是士官长开无双一路平A了。从咕噜人到豺狼人再到精英,统统枪下暴毙。精英还敢吼我?一枪托下去脑浆糊墙走起。
讲真,接受这种打法我还是做了一些心理建设的。当时宿舍里三个菜鸡一度玩过一段时间的BF2联机。我由于鼠标性能比较好、笔记本的屏幕够大、分辨率够高(那时候主流还是720P的屏幕,而我的本子那时候是1600×900),我最喜欢的打法就是扛着88式,在森林茂密、草木幽深之处趴着放黑枪。同时期玩的COD,也是找好掩体,探头开枪。但是,当年空降04特区的时候,我就发现这帮外星人非常精明。
我躲在墙角,正在一个个点死那些咕噜人的时候,突然屏幕一闪——我被精英爆菊了。这里的AI是真的AI,他们的行动根本就不像COD那样容易预测,而是相互之间有配合的。首先是海量咕噜人的袭扰,如果按照正常的先易后难的攻击顺序,当你忙着点咕噜人的人头的时候,对方行动力最强的精英此时已经悄然脱离部队,来到了你的身后并亮出了能量剑。而且烦人的是有时面对的一群敌人当中不光有一个精英,而是一个蓝甲普通精英和一个红甲高级精英,很有可能是其中一个会用电浆步枪冲你招呼,而另一个则绕道偷屁股。
Emm……一开始我还不得要领。后来看了一些视频,才了解了HALO的Gameplay设计的特点——这货是个主机FPS,主要的操作界面是手柄而不是键盘鼠标。
正因为主要受众是通过手柄来操作,因此HALO CE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打枪游戏,而是带着打枪要素的动作游戏,从瞄准上,差不多就行,枪法要求没有很高,只要准星变红就有命中判定,但是右手要求低了,左手要求可就高了,必须疯狂跑位、不断移动,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在HALO CE几个非常经典的关卡设定就可以看出来,尤其是突击神庙的那一关(也是很多路痴的噩梦关卡),一路上会经过很多通道连接的大厅,在通道当中,跑位受到的限制比较大,但是相应的对手也很弱鸡,咕噜人和豺狼人为主,鲜有精英,这时候手雷开道子弹招呼就完事了,碰到有碍事的咕噜人挡道直接一巴掌开瓢。硬点子基本都在大厅里,而大厅相对复杂、开阔的环境就有更多的走位空间可以施展,而星盟的电浆武器更是鼓励跑位这种行为——电浆武器的子弹飞行速度比较慢,躲子弹在HALO的世界里从来不是Neo的专利,士官长在电浆炮台的弹雨里闲庭信步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这很动作,很东方。当然,某些坑爹的大厅地板上有洞,跑路不看路,摔死遭不住——这更像动作游戏了,超级马里奥什么的……
明白了这一点,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看到一波敌人,直接拿枪丢手雷往里刚就是了,远程对枪不是第一选择。当然,既然游戏给了SRS99狙击步枪,游戏肯定也设计了一些适用狙击的场景和关卡。比较著名的就是那句“陆战队给的是步枪,不是翅膀”那里的名场面,在这一关,玩家需要率领UNSC陆战队突袭星盟真理与和谐号,这里的峡谷地图经常有一些大盆地,接敌距离也比较远,视野又相对开阔,玩家可以蹲在盆地边沿上对着下面的外星人开黑枪——但是也只限于一两枪,被惊动的星盟会迅速反应过来,然后电浆炮台就开始干活了,除非是快速行动中开狙的大佬能够将电浆炮台的操作员干掉,否则还是要回到跳进战场开无双的老套路里。
洪魔的出场,颇有些Unknown Thrill的意思。一片氤氲笼罩的热带雨林,一群惊惶不已的咕噜人,一个幽深压抑的先行者设施,一路上UNSC士兵被撕裂的尸体,最后那个已经精神错乱的幸存者,无不在渲染这个地穴当中有很恐怖的东西。接着便是一声炸响,无数孢子从四面八方涌来。幸亏这些孢子的杀伤性不强,碰到雷神之锤Ⅳ的能量护盾只能爆开,但是它们的数量多到爆炸,如果真的一点都不管也是在找死。比较好的方法是跑一段,然后回身扫一梭子或者丢颗雷。但是洪魔头疼的地方是——它们也会打配合,是一种和星盟打法完全不同的配合方式。
精英或者人类被感染后的形态行动能力简直可以把斯巴达按在地上摩擦,士官长平地起跳也就能跳两米多高,这帮孙子可以直接蹦着上十多米的高台,它们构成了洪魔突击的主力,然后是孢子囊宿主,行动迟缓,挨一枪就倒地不起,但是这时候需要做的是迅速跑开,因为它们紧跟着就是爆炸,炸出来一堆孢子,最后就是随处不在的孢子,它们很小,不容易击中,但是又不能放着不管,幸亏在后期,人类感染者很喜欢拿霰弹枪,这玩意儿可是对洪魔宝具,我经常是干死一个马上把霰弹枪抢到手,一路喷下去非常欢快,也能很轻易地补充弹药——不太明白这帮孙子为啥携带这种克制自己的武器,你们要是一个两个都拿电浆步枪的话,士官长怕是回不去了。很显然,这是Bungie的安排。
Keyes舰长最终没有逃过一劫,他死于洪魔之手,并变成了原始尸脑兽的雏形。而在控制室,Cortana和士官长了解到了HALO的真相以及星盟有多憨批,坠落在04特区的秋风之墩号的反应堆成了炸毁HALO的核武器。已经残破不堪的秋风之墩号里更加像一个迷宫,凭本能已经不太容易找到路了,只能低头看箭头。最后一关开着疣猪号跑路的那段痛苦的驾驶经历应该让很多人印象深刻。我作为Assetto Corsa老玩家、资深驾驶员,在这里也是翻车无数。就在这段路上,我们见证了一个知名度不高的英雄的最后一搏——E419“仇敌克星”。她开着鹈鹕号,载运陆战队和士官长在04特区大杀四方,还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巧直接开进地下空洞,上演了“来自地下的空中突击”的戏码。此时她和鹈鹕号也被星盟击落了。
最后,士官长和Cortana驾驶长剑战斗机逃离了破碎的04特区。在驾驶舱里,士官长摘下了头盔——却又恰到好处地被挡住了。
05特区
从04特区离开的士官长率领04特区战役和致远星战役的残部合流,并对星盟发起了突袭,这是一场极为漂亮反击战,功勋卓著的士官长当然受到了嘉奖——就在地球轨道上的开罗空间站。
但是,离了个大谱——星盟竟然出现在了地球!
须知,UNSC有一条铁则——科尔协议。科尔协议的技术层面比较冗长,但是简单点说就是——绝对不允许以任何形式,主动地或者被动地,向敌人透露地球、近地殖民地和其他人类世界的位置。士官长再次创造奇迹——单枪匹马用星盟自己的炸弹把他们的战舰炸毁。
星盟出现在地球,主要目标是非洲的新蒙巴萨,士官长当然一路势如破竹,最后将星盟的圣甲虫摧毁。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jpg。
星盟的战舰在市区内启动跳跃,能量暴摧毁了市区,而Keyes舰长的女儿——Miranda Keyes,指挥琥珀衣号护卫舰尾随星盟舰队。他们惊讶地看见了面前赫然是另一个HALO——05特区。不说啥了,琥珀衣号的陆战队员在士官长率领之下登陆其上,一路杀到了神庙中央,目标——悲怆先知。于是三大先知当中第一个领便当的出现了。在一阵爆炸中,士官长紧急跳水,却被一个触手抓住了。
之后有意思的设计就来了——HALO 2采取了双线叙事的设计。04特区星盟指挥官因为渎职本应当被处死,但是先知决定让它去调查叛变的精英,因而给了他Arbiter的头衔。台湾将这个翻译为“神风烈士”,讲真有点二。我认为更准确的翻译应当是“仲裁者”。当然,说“神风烈士”八成是从他们执行的任务说起的——最后九成九活不成。
但是这位神风烈士显然不太一样。作为后续一直延续到HALO 3的双主角之一,他当然也被安排了主角光环,各种开无双一直开到战争结束,相当了得。最终两条叙事线在尸脑兽那里合并了一下,又再次分头行动,神风烈士前往05特区,伙同成为弃子的向斐利欧军事领袖阻止先知启动HALO,而士官长侧前往博爱之城,因为博爱之城的中央是一艘先行者飞船,它正是开启HALO阵列的钥匙。
05特区当然没有被启动,神风烈士、Miranda和黑皮大叔成功拿到了索引器,但是随着一个信号被发出,整个HALO阵列进入待机状态,而另一边,先行者飞船的目的地也明确了——竟然是地球。
洪魔也入侵了博爱之城,扣押了在此处的Cortana。
HALO MCC当中的CE和2都是周年纪念版,很显然,画面提升了很多。HALO CE Anniversary使用HALO Reach的引擎重制,而HALO 2 Anniversary则使用了更新的引擎(应该是UE4),而且整个HALO 2 Anniversary的动画全部交给专业的CG公司重做,不说大幅提升吧,也至少是纤毫毕现。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为了照顾原版爱好者,只消按下Tab键,就可以一键切回原版,再按一下切回新版。来回切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不光画面,连声音也重制了,可以说非常用心了。




00特区
先知入侵地球,士官长被抛了出来,八百里高度脸刹着地。当然,第一他穿了雷神之锤,第二他是开主角光环的士官长,黑皮大叔就快去摆灵堂的时候,士官长终于成功解开了盔甲的锁止——动了。
先知入侵地球选定在新蒙巴萨的原因非常简单——这里是通往“方舟”的必经之路。传送门打开,随后洪魔不期而至,士官长和神风烈士一路杀穿新蒙巴萨,几方势力踏上了“方舟”。
这是一个庞大的结构,仿佛是一朵七个花瓣的巨型花朵,每一个花瓣都是一截HALO的结构。这里就是00特区“方舟”。先知、向斐利欧人、UNSC在此处展开了激战,而随后,被尸脑兽侵占殆尽的博爱之城也随即坠毁在00特区之上,三方混战变成了四方混战。
HALO 3当中的洪魔新增了一个单位,类似于远程炮台。以往的洪魔单位以近战为主,当然他们也有拿枪的,但是枪法吧……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描边大师,打枪的水平烂的可以。但是这里的远程炮台单位很显然将这个短板给补上了 ,也让洪魔变得更加难缠。不过幸好这些炮台似乎移动中射击的水平差了点,也比较脆皮,可以趁他们还没有就位的时候将它们从房梁上干下来。
最后一关,开疣猪号跑路的情节又回来了(HALO 2最后一关是在05特区的控制室大战塔塔罗斯),这一下子让人想起了秋风之墩号上的糟糕回忆。同样是满地的陷阱和操控很不灵光的疣猪号,以及周围到处都是的洪魔,不过这次比较好的是有一个机枪手(神风烈士)帮忙。
最终,士官长、神风烈士和Cortana成功跑路,登上了航向黎明号护卫舰,由于已经引爆了04特区,00特区也被波及。庞大的00特区在身后爆炸,将这条护卫舰削成了两截。同样开主角光环的神风烈士开着半截护卫舰摔到地球上竟然毫发无损,而载着士官长和Cortana的航向黎明号则开始了在宇宙中的漫长漂流。
在这段时间内,Cortana重写了士官长盔甲的界面,并且对先行者和人类的历史做过一次总结,这就是HALO Legend前两部动画Origin Ⅰ、Ⅱ的内容。
在地球上,向斐利欧人与人类达成和解,三大先知已经全部被杀,星盟已经宣告瓦解,人类-星盟战争自然也就结束了。在纪念碑上写着很多阵亡者的名字,有人用刀在上面刻了一串数字——117。
新蒙巴萨
在制作了HALO三部曲后,Bungie名满天下,但是他们并不开心。HALO的火爆让微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而微软考虑问题,屁股永远都是坐在资本那边的。于是Bungie在微软的要求下只能开发HALO,想要开发别的IP?想都别想。
当年Bungie和微软签的约为期10年,10年届满,Bungie非常坚决地要求单飞。微软只得自己成立了一家工作室343 Industries来接替HALO的后续开发。而Bungie在开发真正属于自己的游戏之余,和343 Industries合作,完成了工作的交接,这份交接之作就是HALO 3 ODST。
ODST全称是Orbital Drop Shock Troopers,直接翻译应该是轨道空降突击步兵,他们是UNSC海军陆战队精锐中的精锐,在斯巴达计划启动前,他们是UNSC最强大的步兵。他们的职责是乘坐空降舱,从轨道直接突入大气层进行快速空降,直接进入作战区域发起作战行动。他们的口号是“率先踏入地狱”,因此ODST又名“地狱伞兵”(Helljumper)。甚至可以说,在斯巴达出现之前,ODST们就在以凡人之躯执行着只有神才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已经强大到突破人类领域极限的斯巴达出现了。斯巴达夺走了原本属于ODST的荣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只是凡人。再加上ODST曾经和斯巴达——就是那个编号117的二期——有过一些小小的冲突,四个ODST中三个被徒手锤死一个重伤,这导致了ODST和斯巴达之间的严重对立。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斯巴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凡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扭转了战局,并且斯巴达表现出了远远超越包括ODST在内的普通士兵的战斗素养、战斗实力和指挥能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并且也有普通士兵在斯巴达的舍身保护下得以在战斗中幸存,双方最终和解,并且ODST也非常乐于接受斯巴达的指挥。
在HALO三部曲的正传中,玩家的视角来自于天神一般的斯巴达,而且是最为传奇的士官长。这无疑是一种英雄史观,但是如果站到普通的士兵的视角上呢?
虽然ODST不算啥常规意义上的“普通士兵”而依然是顶级精锐部队,但是和士官长、神风烈士这种神仙相比,确实够普通了。这也正是HALO 3 ODST的视角——一个新蒙巴萨打敌后游击的ODST士兵的视角。

就算是作为ODST,轨道空降依然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士官长:空降舱?弱鸡才用……)。玩家作为一名ODST,在新蒙巴萨被攻陷后进行轨道空降,结果落歪了,迷糊了一会儿,等到他迷糊完,主战场作战都已经结束了(盲猜此时士官长正在前往隧道和大桥大屠杀现场的路上)。
于是这个掉队的倒霉蛋开始在危机四伏的新蒙巴萨街头四处寻找队友的下落,每找到一个战斗遗迹,玩家就会切换视角,重新体验一下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激烈战斗。这种非常有趣的叙事方式让人感到很新鲜,有点类似于解谜。
最后,ODST小队合兵一处,保存好整个新蒙巴萨数据中心里的数据,由“工程师”保存,而ODST则带着工程师离开了新蒙巴萨。
这也是整个HALO系列当中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工程师。他们的角色有点类似于Mass Effect当中Citadel的工程师——他们是先行者的造物,尽管目前他们在为星盟服务,但是他们其实对为谁服务一点都不关心,既然ODST需要帮忙,帮忙就是了。
如果觉得ODST的视角还太过于英雄史观的话,在寻找队友的过程中,可以听到一系列录音,录音的主角是一个逃离新蒙巴萨的小女孩珊迪,她的父亲正是新蒙巴萨的城市级人工智能Vergil的创作者。正处于叛逆期的珊迪准备去应征,但是路上遇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人和事,有好心的大叔、守财奴、趁火打劫的强盗、以及准备劫持工程师邀功请赏却置全体市民死活于不顾的警察局长,最终在Vergil的引导下全市市民大起义,警察局长吊路灯,所有市民成功撤离。这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故事,唯一的遗憾就是通过录音来表达,表现力差了些,录音也有点难找,本来新蒙巴萨市区就有些弯弯绕。
本作也贡献了HALO系列的第一把狗粮——Veronica Dare和Edward Buck。这俩人最后在2558年喜结连理。——不要提士官长和Cortana,虽然小冰这个碎嘴子说士官长是她“姐夫”,但是我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绝非如此肤浅。更准确的表达出自Cortana自己——我是他的利刃,他是我的盾牌。甚至可以说,他们两个合到一起,才构成了一个完美的人格——Cortana以智慧和对士官长的了解拟定计划,士官长以超强的执行力将计划变为现实,他们彼此都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对方,并且在任何时候都无条件地绝对信任对方,才能在地狱般的战场上一次次起死回生。Noble 6:啥时候给我配个舰队级的AI说不定就能从致远星跑路呢……
但是Cortana,还是走了。
安魂星
在一段播片中,航向黎明号的尾段在太空中漂流,士官长进入了冷冻仓,外边由Cortana守候。他们漂向了一个星球。这个星球一看就贼高科技,整个星球看起来已经完全机械化,神似HALO Legend Origin当中的先行者星球。
确实如此,这颗行星确实是先行者创造的一个盾世界——安魂星(Requiem)。奇怪的是,同时出现在这里的还有一批向斐利欧人,他们似乎仍然在和UNSC作对。
向斐利欧军队和士官长都被重力阱吸入了这颗行星的内部,在这颗盾世界壮观至极的先行者遗迹当中,士官长遇到了另一个先行者的遗存——智库长。并且了解到了洪魔、先行者与归复者的真相。
是~的~,又到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吃书环节,小王八蛋们想不到吧,人类不光比星盟牛批,人类甚至是和先行者一个级别的,还不赶紧跪下叫爸爸?
转头人类最强战舰UNSC无尽号就被安魂星也吸了进去。话说同样是舰长,UNSC是怎么把这样一艘人类史上最强战舰交给一个脑瘫的?这要是Keyes父女俩随便一个还活着都能把安德鲁那颗高度萎缩的脑浆子糊在反应炉表面任意摩擦。幸亏后来他滚蛋了,让位给才能明显强出一大截的少壮派拉斯基。
星盟解体之后,多数向斐利欧人都过上了安生的日子,但是少数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的向斐利欧人开始崇拜新的神明——为首的就是朱`穆达玛。他们认为,安魂星就是他们崇拜的神明所居之处。
安魂星还真的关着一位——活着的先行者,宣教士。宣教士接管了安魂星上的普罗米修斯战团,放出了虽然被拆除了大量武器但是依然非常可怕的超级战舰——衣钵临世号,他还需要最后一个拼图——重组机,方能实现他将所有人类数据化的理想。
他还是找到了重组机。将一个科考站里所有人都化成了数据。而士官长则由于接受了智库长的改造而幸免于难。
宣教士带着重组机来到了地球,将新凤凰城的全市居民全部数据化,随后,士官长杀到,在Cortana的帮助下将宣教士丢进了太空,随后他准备引爆随身携带的核弹头与重组机同归于尽,而就在最后关头,Cortana用硬光护住了他。

UNSC的人工智能只有大约7年寿命。自Cortana从致远星出山,跟随士官长历经04特区战役、05特区战役、新蒙巴萨战役、被尸脑兽囚于博爱之城、00特区战役、在航向黎明号里的漂流,这7年已经过去了。在士官长解冻时,Cortana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混乱症状。这是AI的绝症。Cortana在自己生命即将终止之时,用自己的残片保护了士官长。
士官长回到了无尽号。Cortana已经消失了,士官长孤独地看着地球。随后他来到了维修站,拆下了他身上的雷神之锤动力甲。如果以传奇难度通关的话,会看到士官长的真容——虽然只有一个特写而没有全貌。那是常年不见阳光、皮肤苍白得能看见蓝色的血管、几十年服役期之后已经显出老迈的皱纹,但是眼窝深邃、眼神坚毅的脸。
自此,HALO MCC全部完结。士官长的旅途告一段落。
后面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士官长叛变了?
Cortana复活了?并且登基为女帝,成为最大的反派?
对于这样的设定,很多Bungie老粉是无法接受的。我也在其中。所以无怪乎很多人痛骂343 Industries。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游戏也好电影也罢,都开始讲究叙事的“深度”,人物不要脸谱化、好坏不要那么分明……OK,在核战争之后的废土上确实如此,为了生存和各自群体的利益,道德可以抛在一边。
可我们讨论的是什么?是HALO、士官长和Cortana。这个系列诞生于2001年,在那一年,两架飞机撞上了世贸大楼,一架飞机撞上了五角大楼。从这个背景上说,士官长与其说是一个角色,不如说是一个符号。一个很典型的理想的士兵的符号。它拥有超强的单兵作战能力,拥有极为高超的小队指挥技巧,在Cortana的帮助下,他甚至有不逊于高级军官的战役级别的判断能力(至少比安德鲁强很多)。有它在,己方的其他士兵军心就会得到安定,作战能力也会倍增。
所以HALO当中的脸谱化可以说理所应当——因为它描述的就是一个脸谱。
但是随着343接手开发,HALO的叙事调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我们在一开始就看到了Halsey博士被抓捕、审判。随后便是万年模范士兵士官长与长官之间的激烈冲突、Cortana突然狂躁并暴走,这些戏份总让人很出戏。随后到HALO 5,士官长竟然不加请示直接带人跑路,这种摆在任何国家都是妥妥的逃兵行为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士官长身上就很难让人理解。而且,凭借士官长的威望和资历,及时向UNSC报告这么重大的事情乃至随后将前往创世星追踪Cortana的任务拿过来就这么难吗?此时UNSC Infinity的舰长已经换成了和士官长有过命交情的拉斯基,就算是因为派系的因素士官长不便出面,由拉斯基以考察的名义申请该任务又很难吗?人可是UNSC最强战舰的舰长。
这种为了制造冲突而制造冲突的手法就让人觉得很不对味,同时也显得混乱。
在故事线上,在先行者前面又加了一个先驱和古人类的设定这同样有些莫名其妙。这种行为我愿意称之为“神上摞神”。
这让我想起了Mass Effect。原来根据Mass Effect 1和2的编剧的设想,最初Mass Effect的计划是让Reaper作为一个维护暗能量平衡的角色,但是到了规划Mass Effect 3的时候,两名原创编剧离职,BioWare的新任编剧狗尾续貂地将整个故事线的进度转向了“碳基生物vs硅基生物”的老套剧情,并且为Reaper强行添加了一个神上之神——Leviathan。感觉这是没有屁硬憋屎的行为。
且看HALO Infinity怎么编这个故事。
反正我也没有预购,对第一时间玩上游戏兴趣也不是很大,何况HALO 5现在还没有推出XBOX独占,所以我也只是云通关了一下HALO 5,这一切还有待于我自己的实际体验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