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23

1 月

另一个备用鼠标

  • By IanGoo

键盘玩家都知道,键帽作为长时间和手指接触的部件,在使用时间较长之后,会因为磨损而出现“打油”的情况。在很多键盘上普遍采用ABS作为键帽的材料,而这种材料由于硬度太低,因此就成了“容易打油”的代名词。

很不幸的是,鼠标的外壳,绝大多数都是ABS制造,辅以橡胶或者一些涂层工艺,但是总体来说,鼠标外壳的耐磨性能是比较堪忧的。大多数鼠标在历经较长时间的使用后都会变得“光可鉴人”,观感非常糟糕。键帽的解决方案很简单——换用PBT材料或者POM材料,这两种材料硬度都远高于ABS,自然就很难出现打油的效果,所以,如果使用PBT来制造鼠标的外壳,那么鼠标就可以做到历久弥新。可是鼠标的PBT进化之路却并不是很顺畅。我的印象当中,采用PBT壳体的鼠标数量非常少:

  • Ducky Secret
  • Ducky Secret M
  • Ducky Secret M复刻版
  • XPG Primer
  • CoolerMaster MM520
  • CoolerMaster MM530
  • CoolerMaster MM830
  • CoolerMaster MM831

可以看到,除了刚刚入场的威刚旗下的电竞厂牌XPG,Ducky和CoolerMaster可以说是硕果仅存的两个专注于PBT鼠标的厂商。另外还有一个ROG Keris,但是Keris只有按键使用的是PBT,其余地方还是ABS塑料。

但是,似乎CoolerMaster也不想在这个“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现在的CoolerMaster虽然鼠标越做越叫号也越来越叫座,但是PBT材质的外壳却一去不返了,MM720、MM730、MM731都广受好评,但是它们都不再使用PBT打造。

最近在闲逛淘宝的过程中,看到了MM831开始清仓大甩卖,原价499,现在只要219,果断入手。

我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我准备用它替代那个不成器的富勒G9。富勒G9我虽然投入了不少的精力进行整修,但是却有一些令人无语的Bug:底板不平、外壳很滑,而且光微动虽然号称非常耐用,但是一旦真的出了问题我是修不了的。相比之下,MM831的微动虽然寿命规格是20M,但是作为一个手艺人,我大可以寿命到了之后给它随手换一套微动,很简单的事情。一个鼠标现在最需要考验耐久性的却变成了外壳。而且MM831还是三模的,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此外,我还仔细对比了一下它和我现在主力使用的G502的模具,发现这两个鼠标非常相似,用起来应该也比较接近(实际证明我草率了)。

于是……

“健身器材”+1

下面我就开始聊聊对这款鼠标的第一印象。

都说G502是超重型鼠标,其实我倒并不这么认为,尤其是G502 LightSpeed其实还算可以,115g的重量加上非常均衡的重心分布,G502并不是一款难以操控的重型鼠标。MM831比G502还要略重一些,为123g,而且有很多无线鼠标的臭毛病——头轻脚重,它的重量分布明显靠后。不过嘛,备用鼠标,不用要求太高了。

MM831的握感和G502颇有一些相似之处,都属于收腰、偏瘦长、大型、右手鼠标,并且MM831和G502的毛病都很相似——左键抬得比较高。如果是坐姿较低、使用鼠标的习惯是整个胳膊瘫在桌子上抓鼠标的话这个姿势是OK的,但是如果想要用老鹰抓小鸡从上而下的握法,G502和MM831都不会太舒服。MM831和G502相比,左侧拇指处的托盘被砍掉了,虽然这里有一小块橡胶提供防滑,但是和G502带有防滑纹、一直延伸到鱼际的大面积橡胶侧握相比,防滑性能没有任何可比性(何况我还贴了防滑贴,抓地能力更强)。

MM831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它的PBT外壳,确实是一柄双刃剑。在拥有毫无疑问超过ABS外壳的寿命的同时,PBT的手感确实非常廉价。在键帽这种小面积的制件上感觉尚不明显,但是如果放大到一个鼠标这么大,PBT马上就显得不够温润、过于粗糙了。更难受的就是——滑。我本来对G9的不满之一就是他太滑,结果MM831没有任何长进。

但是除了这些槽点,MM831的工艺水准非常不错,可以说不亚于Logitech。鼠标总体感觉非常坚固、整体,拿起来晃一晃没有任何异响,反而是G502会因为四向滚轮的原因晃起来咔咔响。

连接方面,这是我购入MM831而不是MM530的主要原因。MM831的三模连接可以说深得我心。谁能拒绝蓝牙连接的鼠标呢,尤其是对于一款办公鼠标而言。(什么你说MM831是游戏鼠标?那你看看我的G502)。但是MM831极度脑残的一点——这货的驱动只认有线连接。蓝牙连接和RF有线都无法调整设置。隔壁罗技已经笑出了声——人不光可以用2.4G调整设置,甚至还能写板载,通过蓝牙也行,这类看似基础却其实很拼技术力的地方,就是罗技作为大厂和CoolerMaster这种新玩家之间的差距。另外,MM831还有一定的Bug,在无线使用时,正常的鼠标都可以设置在一段时间不动之后就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约电量。但是正常的鼠标也都可以做到晃一晃就能唤醒,这货竟然一睡就会睡死过去,得重新启动才能连上,蛋疼无比,和罗技这样的大厂之间的差距就看得更明显了。

虽然是无线鼠标,但是它也支持有线连接使用。附赠的Type A – Type C线为编织线,偏硬,但是没到富勒那种能戳死人的程度。不过对于无线鼠标来说这也就是根充电线。不过,我应该不会用它来给MM831充电。

这年头,支持无线充电的鼠标属实不多。Logitech的PowerPlay当然是独一档,奈何垄断=暴利,一个鼠标垫卖1000可还行。于是我果断将手头的G502改成了Qi。我印象当中能支持Qi无线充电的鼠标也是寥寥无几,大概就ROG和Corsair的若干型号能支持。MM831也支持Qi无线充电,这大概意味着我桌上这个无线充电板要忙起来了。

MM831内置了一块800mAh的锂电池,相比之下,G502 Lightspeed只有240mAh,再加上PWM3335传感器的功耗没有“低功耗”的Hero 25K那么高,这使得MM831的关灯续航里程达到了400小时!这才是办公鼠标嘛!但是,奇异的地方就来了——只要灯一开,马上续航就缩水到和G502开灯状态一样的48小时。没办法,MM831的RGB是真的太豪横了。

MM831滚轮有灯、滚轮下边有灯、尾部Logo有灯、周围还有一圈灯,周围的一圈灯还可以分区设置,灯光效果可以和G102 LightSync旗鼓相当。

但是想了想,我现在还是将所有灯光都关掉使用了。毕竟400小时续航那才是真的有用。虽然随时可以扔在Qi上充电,但是主力鼠标还是G502,它还需要随时扔在Qi上充电,自然还轮不上MM831这个备用鼠标。要保证抄起来就能用的话,还是关灯吧。但是另一方面,灯光虽然给得足,但是却不能说有多好用。在默认DPI切换键的上方有三颗LED,按照正常人类的思路——或者说Logitech的思路,这应该是5档CPI指示灯,根据不同的亮灭状态提示当前的CPI。但是——这货里面不是这个功能,三颗LED永远都是同时亮起的。并且,其他灯光模式里没有CPI切换提示,只有“指示灯模式”里,会通过滚轮和这三颗LED的灯光颜色来提示不同的CPI档位。就这……还好意思在说明书里恬不知耻地将这三颗灯描述为“DPI指示灯”。头都笑飞了。

MM831的左右键没有做独立设计,再加上Omron 20M的硬度那是相当可以,按下去那是非常的硬。遥想未来……TTC 80M防尘金那硬度……有可能培养大力金刚指。滚轮就没有G502的MicroGear+四向滚轮加持了,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滚轮,滚轮段落感没有G502段落模式那么硬,长时间滚动也不累手。中键也比较温柔,比G502轻,但是比G102重,CADer:告辞。另外,由于是机械滚轮,按下去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滚轮是在向右歪,这个毛病和富勒G9一模一样,同样的G102也是机械滚轮,但是G102的滚轮倾斜就比MM831轻微得多。至于ROG那样用一个贼复杂的机构,让机械滚轮能像Logitech光栅滚轮那样也能直上直下,不指望了……

和G502相比,MM831的按键数量是比较贫瘠的。左侧两个、顶上1个,这个就是MM831的全部可自定义按键。相比之下,G502的自定义按键多达6个。虽然MM831支持Master组合键——但是G502也有G-Key啊……比较好的一点是MM831支持对滚轮上下进行自定义,这是G502没有的。

MM831使用的是MasterPlus软件进行设定,内置了4MB的板载存储,并且只能使用板载存储模式。使用MasterPlus设置好之后就可以不再依赖软件。所以罗技看看人家!唉算了,罗技的板载虽然比较残废,但是MasterPlus的功能和罗技的板载模式也差不太多,甚至还要更少一些,而挂着G Hub的话,罗技的鼠标的功能那就秒杀MM831了。MasterPlus也支持配置文件与程序的绑定,但是最多只能有5组配置文件,板载模式也无法使用,G Hub则没有5组的限制,板载模式一样也是无法使用。

为什么老是将MM831和G502相比……第一,它在我这里确实是G502的后备,第二,它和G502确实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它基本上就是一个按键少一点、只能用有限的板载功能、重一点、滑一点、耐久性更好一点、手感更差一点的G502。又因为G502是个非常不错的办公鼠标,而MM831还能支持蓝牙,所以MM831也是个非常不错的办公鼠标,论(胡)证(扯)完毕。

Tag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