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 月
败物小记:刀
- By IanGoo
这两把刀其实不应该出现在一起的……
高贵的“刀圈”应该看不上一把文质彬彬的娘炮美工刀,而用美工刀的……要么是做模型的四斋蒸鹅心要么是办公室民工,也很少涉足刀具。
所以说我就是这么奇葩的存在……
Contents
咋想的办公室民工要买把刀的
其实很简单——为了做纸模型。
我的书橱上还放着两辆我做的纸模型,一辆是Honda NSX GT500,一辆是Mercedes-AMG W06。都是EPSON的上级版,其实在纸模型标准看来这些都是入门级小品。我还在计划更多、更好的纸模型。
而为了做这两辆车,公司发的得力美工刀简直就没法用了——刀片太宽不说,刀头晃得一塌糊涂,根本无法精确裁切。于是上网找找专业级的30°美工刀。
于是一眼看到了SDI 0443C。

这是一把非常优秀的裁切用专业美工刀——当然也贵。张大妈上一帮人看着9.9的美工刀大呼“土豪”的时候,这把刀已经不声不响买到了14-15。以超市里9mm美工刀不超过5块的定价标准看,这把刀确实贵。
但是和OLFA、NTCutter这些真·天价美工刀相比呢?
所以这货约等于不要钱(大雾)。
看到这性价比,应该不难猜到这把刀大概率出自我东土大天朝。很多网店宣传这款商品的时候都说SDI手牌是“台湾品牌”、“台湾进口”。但是显然官方网店并没有这么说。
搜索之后发现,确实,搜索SDI文具会找到一个台湾网页,显示公司地址位于台湾省南投。但是版权所有©后面的公司名称引起了我的兴趣,这家公司叫“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好能解释“SDI”这三个字母的含义,再一搜,才明白它真正的身份——大股东是台湾顺德工业集团 ,而美工刀的生产厂商是顺德工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国内销售的“SDI”美工刀,悉数出自张家港。
这性价比也就可以解释了——确实,比其他国产厂家的贵一些,但是性能是真的好。
0443C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优秀。采用了传统的推拉自锁机构,但是稳定性绝佳,刀尖纵向横向均无任何晃动现象,切割非常稳定。而且还有一点是其他很多美工刀都比不上的——绝佳的握持手感。这把刀的手感非常接近笔刀,其特点是将推钮槽放在了刀具的“上方”,这样拇指握持的区域没有一般美工刀的推钮槽,一来手感优异,二来不会因为手汗渗入,导致对腐蚀极为敏感的碳钢刀片生锈。
但是!
在做完NSX GT500之后,这把0443C暂时就放在书架上了。然后有一天,它从架子上摔了下来,刀头触地,直接变形。铁片直接将刀口堵死,刀片推不出来了。当然这种小问题瞬间就被我用下面会提到的另一个随身小工具给修好了。但是也因此,刀口的密合度严重下降,刀尖自然也开始晃动。
顺便我也看了一下这个刀口的结构,发现压住刀头的并不是铁片,而是一块塑料。这意味着即便是没有这次意外事故,长期使用之后也会迅速磨损。
只能再买一把,这就是今天的主角——3006C。
由于0443C给我的感觉非常不错,我也觉得SDI这个牌子还挺有意思,于是继续看了一眼SDI的产品目录,发现了3006C这款很有意思的产品。

关键词:全铸造锌合金刀架、特殊锁定机构、刀尖绝对不晃。
虽然没了一体浑圆的刀架,多了一个推钮槽,但是这个倒也确实能满足我的需求。下单。
两把。
第一把并不是很好,刀架闭合不严,但是也能用,第二把就OK了。当然两把刀的刀架合模线都有轻微的弯曲,这个不是无法解决的良率问题就是故意设计了。
这把刀的机构很有意思,也是推钮机构,但是这个推钮手感非常垮,一切的秘诀都在刀尾有一个小金属片,上面写着“Lock”。掀起这个金属片,两片锌合金刀架会打开一条缝,这时候刀片解锁,可以推出刀片。再按下金属片,两片刀架合拢,夹紧刀片。这时候整把刀就浑然一体、手感扎实无比。
总体上说,3006C的手感比0443C有不及的地方,也有超出的地方。超出的地方是它的手感极为稳定,不次于笔刀。而不及的地方主要是截面没有0443C那么友好,另外刀架太重,而且重心偏上,另外没有随刀配备折刃器——这也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毕竟我是随身带钳子的人,不过总体来说,这是一把非常优异的手工专业美工刀。
我用过“专业”级别的Tajima、OLFA和NTCutter,这些日产的刀其实只能说能和0443C打个平手,3006C这种古怪的选手,目前还没有能和它刚正面的。更何况,这个价格简直香的不行,作为SDI 9mm美工刀当中最高售价,它也不过才16块钱还包邮。相比之下,Tajima那个只有一个薄铁片冲出来的LC320B卖17多(高性价比的Tajima)、同样是薄铁片级别的NTCutter NT-2P卖46(夭寿啦)、“土豪的选择”OLFA LTD-05卖39,NTCutter PMGA-EVO2卖小50……
什么叫性价比?这就叫性价比。
我还找到了一家很有趣的供应商,买了10片刀片——尽管手头已经有两盒啄木鸟黑刃,但是我新买的那又是另一个境界了——氧化锆陶瓷刀片,由于3006C对刀片厚度非常敏感,等刀片到了之后还得审慎测试一下。
氧化锆刀片和高碳钢刀片相比,硬度奇高(莫氏硬度高达9)、耐腐蚀(一般的酸碱盐奈何不了氧化锆陶瓷)、耐高温(本身就是上千度高温烧结出来的),理论上这几片刀片寿命会比啄木鸟碳钢刀片更长。
忘了磨刀吧
美工刀的设计我很喜欢。
类似于自动铅笔、滚珠笔这样,用光了?用没了?换一根笔芯就行。陪伴你的是这根笔杆。
所以我使用的都是比较不错的自动铅笔和圆珠笔杆,至于里面的笔芯,只要是按照标准走(0.5/0.9mm、G2标准),都可以替换上。
美工刀也是如此,用钝了?掰一节下来马上焕然一新。所以我一直在追寻一个好的美工刀架。
至于随身携带的日常用刀,我也想用这种思路了。
于是我发现了OLFA CK-2。这是一把名声在外的刀。综合用途、刀片厚重,刃长55mm,刀片厚度1毫米多,这东西是造美工刀的OLFA出品也是相当魔性了。类似的还有CK-1,不过比CK-2秀气一些。CK-2搭配的是CKB-2刀片,搭配这一刀片的还有“限量款”的LTD-06,不过那玩意儿竟然是塑料的。
那么钛合金的怎么样?
我买过一把钛合金CKB-2刀架,和CK-2一样的原理,旋钮锁定。但是讲真,这东西揣兜里我是有些惴惴不安的,万一旋钮松了,刀片滑了出来,在我的18厘米旁边比划着……
裤裆发凉……
找个比较靠谱的把……
于是这个国人研制的小折刀引起了我的注意——Kingfreeman,“刺蛇”。

这把刀很有意思。一一道来。
首先是结构。
它采用了CKB-2刀架当中很少见的折刀结构。其他多数CKB-2刀架采用的是和OLFA官方的CK-2类似的直推结构,最多是在锁紧方式上从旋钮改成了推钮,显得不是很有创意,而刺蛇采用的折刀结构就很好玩了。折刀结构还有另外的好处,除了相对的安全之外,它也应该更耐用。推钮结构即便是TC20这样的高级钛合金材料,长时间使用也会有磨损,而且磨损的是刀架本身,这可能会导致锁紧可靠性的下降。而折叠结构则问题轻得多,就算是轴承磨损——当然这很难,因为它使用的是氧化锆陶瓷轴承,耐操得很——磨损后也可以自行更换。
锁定机构也非常有意思,通过一个小滑块钩住刀柄,可以实现打开和闭合状态下的刀刃锁定。这种锁定方式同样我认为也比线锁轴锁背锁更耐用可靠——它的位置远离刀轴,根据杠杆原理算一下就知道它承受的负载比传统锁定更小一些。
和普通折刀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CKB-2刀片。很显然,和S30V、M390这类高档货相比,CKB-2刀片的材质绝对不会更好,虽然也是不锈钢但是顶到头就是用420了不得了——这又何妨?十块不到一片刀片,用折了随手就换,有什么不好?
更何况,由于CKB-2刀架的流行,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高端材质制作的CKB-2刀片,其中就有M390粉末钢打造的CKB-2兼容刀片。当然很贵就是了。
换刀片不算复杂,拧开主轴螺丝,松一下刀片夹持机构上的螺丝,就可以抽出刀片,换上新的就OK了。这里需要特别提一下夹持机构。
由于OLFA自己生产的CKB-2尺寸都非常随性(工匠精神出来挨打),再考虑到各种副厂CKB-2,在夹持机构上,厂家还增加了一个螺丝,可以顶住刀片,不让它晃动。不过,因为螺丝实在是太过于细小,目测是1mm内六角,我是根本找不到这么小的内六角扳手。幸亏厂家送了一个——但是这个丢了我就没地方哭去了。不过这还不是关键,这种超微型螺丝更普遍的规格是一字/十字和梅花,而且我还真就有这么小的精密螺丝刀,厂商要是搭配上这种规格的话那就很好了。
再说外观。
这把刀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马上想到了一个东西——

相当科幻,而且很意外的是握持感非常不错,打开后,手指可以很舒适地卡进卡锁地槽里,并且起到了一定地止退的作用。
再说做工。
应该说这把刀的做工非常扎实,我小小拆解了一下。

刀身主要材质是TC20,工艺非常优秀,整个刀使用六颗梅花螺钉紧固,很牢固,转轴部位的螺丝也是TC20,但是旋转轴并不靠它,它只是起到了固定刀片的作用。旋转轴主要依靠的是两套陶瓷轴承。
所以它的旋转非常顺滑。但是也不是没有缺陷,由于开刀需要拉扯锁定扭,这样就会给转轴一个切向力,而此时,转轴有一定概率会出现陶瓷摩擦的噪音。而这个陶瓷轴承……又不能上油,我拆刀也就是为了探明这种噪音的来源,发现治不好……
最后在刀尾,还有一个小小的功能——陶瓷破窗头。当然,如果换成钨钢材质,而且更有棱角一些就更好了,要暴力开箱的话都不用开刀子。
还有一个疑问就是:这东西算不算管制刀具。
管制刀具的定义非常清晰:
- 匕首:直刀、单刃或者多刃、开有血槽、刀尖小于60°。
- 三棱刮刀。
- 带锁定机构的弹簧刀:带有快开弹簧机构,刀刃弹出后可以使用刀柄当中的机构锁定。
- 刀尖小于60°、刃长超过150mm。
- 一切刃长超过220mm的刀具。
很明显,刺蛇部分符合第三条定义,它带有锁定,但是很关键的一条是它不带有快开装置。而且由于这个非常独特的锁定装置的存在,它的开启非常龟速,单手开刀是很不容易的,可能调整打磨角度后可以做到甩开锁定,但是原厂状态下目前我这把刀还做不到。
所以理论上它应该不是管制刀具。而是和CK-2一样属于普通的工具刀。但是另一个问题是,执法的灰区不可避免,带着这玩意儿去公共场所有一定风险。
最后的随身工具
上面提到的修0443C的就是它:

大名鼎鼎的莱泽曼(皮人233)。我购入的是Full Size级别的(前)最高端款型Charge TTi。
其实在我买这把钳子的时候,继任的Free P2/P4已经上市了,而且号称做工更精良、设计更优异(磁锁定),但是——用料缩水了。主要有三点:
- 手柄从钛合金变成了420不锈钢
- 主刀从CPM S30V粉末钢变成了普通420不锈钢
- 可换螺丝刀头设计没了
兄嘚,2我还能忍,420钢也不差,但是钛合金手柄那可是莱泽曼Full Size旗舰的标志啊,而且可玩性还很高。最不能忍的是第三条——我买Charge TTi这种“随身工具箱”性质的产品,最看重的一条就是拧螺丝的能力。就为这个我差点滑到SOG Q4的邪路上去。
现在极为丰富的螺丝刀头没了,还用个蛋……果断Charge TTi走起。
而且很讽刺的是,在Leatherman的官网上,Charge TTi到现在都比Free系列最高端的P4贵,但是在国内,两个产品的价格是反过来的。而且从我的视角上看,Charge TTi确实应该比P4更贵一些。
我当时考虑的另一个产品是SOG,但是简单了解了一下就发觉SOG的产品有些幺蛾子,就没有买,还是买了久经考验的Leatherman Charge TTi。
美工刀,我是将它放在笔袋里当文具的。
Charge TTi我是将它放在包里的。而这个包平时是放在办公室,只有周末才背回来的。这倒也解决了我的一个问题——在家的时候各种锛凿斧锯很全,但是在办公室的时候经常找不到顺手的工具。这时候Charge TTi就可以顶上了。
真正随身携带的,就是这把刺蛇。开快递什么的不在话下。当然,随身还有另一个TC4钛合金的小撬棍,还是很有用的。